小邑边西北,兵馀贵抚摩。
但令息愁叹,渐可化弦歌。
陇树春犹在,秦云夏更多。
悬知官事简,日对二松哦。
罗时用之浦江县令
小邑边西北,兵馀贵抚摩。
但令息愁叹,渐可化弦歌。
陇树春犹在,秦云夏更多。
悬知官事简,日对二松哦。
注释:
- 小邑边西北:小邑,指偏僻的小县城;边西北,指县城的西面和北面。
- 兵馀贵抚摩:兵馀,指战争之后的士兵;贵,珍视;抚摩,安抚、鼓励。
- 但令息愁叹:只要能够消除人们的忧愁和叹息。
- 渐可化弦歌:慢慢地可以恢复和谐的音乐和歌声。
- 陇树春犹在:陇树,指陇山的树木;春犹在,春天依然存在。
- 秦云夏更多:秦云,指秦地的云;夏更多,夏天的云层更加浓密。
- 悬知官事简:悬知,预料;官事简,官府的事情简单。
- 日对二松哦:日对,白天对着;二松,指两棵松树;哦,吟咏、歌唱。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平定战争后地方安宁生活向往的诗作。诗人以浦江县令的身份表达了他对和平时期的珍视和向往。
首句“小邑边西北”,描绘了浦江县的地理位置,显得偏远而宁静。这里的“小邑”意味着这是一个不大的城市,给人一种平和的感觉。而“西北”则可能暗示着战争之后的平静与安全,让人感到一种从战火纷飞到和平安定的转变。
第二句“兵馀贵抚摩”,进一步点出了战争结束后人们需要得到安抚与鼓励。这句话表明战争结束并不意味着一切都会恢复正常,还需要有人去安抚那些受伤的心灵,鼓励他们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这里的“贵抚摩”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恢复和平的渴望和决心。
第三句“但令息愁叹”,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只要能够让人们在战乱之后不再有忧愁和叹息,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变得美好许多。这里的“但令”是一种假设,诗人希望这样的场景能够实现。
第四句“渐可化弦歌”,则是对前几句愿望的具体化。它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可以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生活节奏中,那时,社会的和谐将体现在人们的音乐和歌声之中。这里的“渐可”强调了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化弦歌”则形象地描绘了和平景象的美好。
接下来两句,诗人转向自然景色的描述:“陇树春犹在,秦云夏更多。”这里的“陇树春犹在”指的是陇山的树木在春天依然郁郁葱葱,象征着生命力和希望。而“秦云夏更多”则描绘了夏季时秦地的云彩更加浓密,给人一种更加浓郁的视觉感受。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春夏的变化,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状态。
最后两句“悬知官事简,日对二松哦”,则转入对诗人自己日常生活的描述。这里“悬知”表示诗人对未来的一种预测或期待,他相信官府的事情会越来越简单,每天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来欣赏身边的美景,如“对二松”。这里的“二松”指的是两棵松树,它们是浦江县的标志之一,也是诗人闲暇时吟咏的对象。这里的“哦”字表达了诗人通过吟咏来抒发情感,享受宁静生活的方式。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浦江县自然和社会景象的描述,表达了对和平时期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中的自然意象和人文景观也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