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县丞家,朝过邑长衙。
故人频劝酒,醉客急呼茶。
云薄见春树,山深留晚花。
董园犹在望,新雨足桑麻。
【注释】
至正戊戌:元朝至正年间。莆田,古县名,今属福建省。方遂初,即方大琮(?~1329),字用卿,莆田人。莆田县丞,后升为同知、知州等职。兴化府,府治在今福建莆田县。兴化邑,县名,今属福建省。实达,莆田籍贯。
翌日:次日。翌,次日。
醉中:酒醉之中。
偶作:偶然之作。
云薄:云层稀薄。云薄见春树,形容春天山野景象。
董园:旧称董家花园,故址在今福建莆田城西。
新雨足桑麻:新雨滋润的桑树和麻田。足,充足。
【赏析】
《醉中偶作》是莆田人方大琮在至正戊戌年(公元1348年)春天道莆过方遂初县丞的次日,在兴化县访问友人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全诗四句,语言朴实无华却情真意切,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首联“夜宿县丞家,朝过邑长衙。”写诗人夜宿县丞家,第二天早晨又经过邑长衙门的情景。“夜宿”点出时间是在晚上,表明作者刚从外地返回;同时“夜宿”也暗示了旅途劳顿。“过”字写出了诗人的忙碌。“衙”,指官吏办公的地方。
颔联“故人频劝酒,醉客急呼茶。云薄见春树,山深留晚花。”诗人与故人相会,自然免不了要饮酒助兴。故人们频频劝酒,使醉酒的诗人感到急不可待,连忙叫侍者给客人斟茶。此时正值春天,山野间云雾缭绕,树木繁茂,山上的花朵盛开。这一联将景物与人事相结合,既表现出诗人与故人在山野间的欢聚,又描绘出山野中的景色。“云薄见春树”一句,形象地描绘出了山野中春树苍翠的景象,使人仿佛置身其中。
颈联“董园犹在望,新雨足桑麻。”诗人在山野中漫步,突然看到远处有一座庄园——董园。这座庄园依然矗立在那里。此时正是新雨季节,雨水滋润着桑树和麻地,使其茁壮成长。这一联将景物与人事相结合,既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又赞美了家乡的美景。
尾联“董园犹在望,新雨足桑麻。”诗人在山野中长期徘徊,最后来到了董园。他站在庄园里眺望远方。此时已是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天空中云彩稀疏可见,而春树苍翠欲滴。诗人站在庄园中久久不愿离去,因为他看到了美丽的董园和生长良好的桑麻。此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美好回忆以及他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感真挚动人。诗人通过对山野中春树、晚花、庄园、新雨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山水画卷,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