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两度逢正旦,江上相看感岁华。
仙杖遥瞻丹凤阙,官船进泊白鸥沙。
雪消星石添春水,日射香炉散晓霞。
却忆故园兄弟乐,屠苏酒对小梅花。
【注释】
辛亥:即康熙五十年。正旦:正月初一,即春节。牛典簿王编修:指王士祯。王士祯,字贻叔,号阮亭,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人。官至内阁学士、刑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诗作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春,时值辛亥正旦。
客中两度逢:作者在京城为官多年,已过半生,但因父亲年老多病,一直未能归乡侍养。“两度”指作者两次回家过年,均是在京度过。
江上相看感岁华:作者在京城与家人相见,感慨时光易逝,岁月匆匆。
丹凤阙:指皇帝的宫殿,这里泛指朝廷。
香炉:指皇宫中的焚香炉,供人们祈祷时烧香所用。
屠苏:古代一种药物酒。此句意为:屠苏酒对小梅花,暗指饮屠苏酒以庆贺新春。
【赏析】
《辛亥正旦呈牛典簿王编修》是一首描写春节的七绝。首二句点明题旨:“客中两度逢正旦”,诗人因父老不能返乡,而只能“客中”与家人相见。“江上相看感岁华”,诗人感叹时间过得太快,转眼就到了春节。“仙杖遥瞻丹凤阙,官船进泊白鸥沙”,描绘了京城的景象:仙杖指向远处的皇宫,官船停靠在岸边的小沙滩。诗人在京城中看到这样的美景,不禁心生感慨。
第三联和第四联则描绘了京城中的春天景色。“雪消星石添春水,日射香炉散晓霞”两句,将京城中的春天写得十分生动。“雪消星石添春水”,雪花融化后,使原本干涸的土地变得湿润,增添了春意;“日射香炉散晓霞”,阳光照耀下的香炉山(北京著名的风景胜地),使得早晨的景色变得更加美丽。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成功地描绘出京城春日的美景。
最后一句“却忆故园兄弟乐,屠苏酒对小梅花”,诗人回忆起故乡的美景和家人的快乐。他想起了故乡的屠苏酒和美丽的小梅花,这些美好的回忆让诗人感到无比幸福和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京城春日景象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京城中的美景,展现了京城的独特魅力。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