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策金鞍丝辔轻,长秋阴里一长鸣。
争如此马无拘束,细草香沙自在行。
【注释】
题杂画九首:即《题杂画九首》。杂画,唐代一种绘画形式。唐玄宗李隆基喜好书画,曾命宫廷画家阎立本、吴道子等绘制山水人物故事,称为“杂画”。这里指《杂画图》。玉策金鞍丝辔轻:用玉制马鞭(策)和金饰的马鞍(鞍)。丝辔,马络头上的缰绳。长秋阴里一长鸣:长秋,宫中禁苑名;阴里,暗地里;一长鸣,马在暗地里鸣叫,形容马非常驯顺安静。争如此马无拘束:争着这样一匹没有拘束的马。争,竞。争着,竞着。细草香沙自在行:细草,细长而柔软的草;香沙,芳香的沙子;自在行,自由自在地行走。
【赏析】
这首小诗是借咏物以寄意。诗人通过对一幅骏马图的描绘,赞美了这匹马的温驯与驯良,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藩镇割据局面的不满和忧虑。
首句“玉策金鞍丝辔轻”,写这匹骏马的装饰十分华美,但骑手却驾御得很轻快。一个“轻”字,不仅写出了马的神态,也表现出骑手技艺的高超。接着写这匹马在深秋的长夜里鸣叫不已,声音凄婉动人。这两句是描写其外貌特征。
三、四句写此马虽被驯养得十分温驯,但它仍然不时发出几声长鸣,显得有些不驯。“争如此马无拘束”,“争”字写出了骏马的性情。“争”者,争斗之意也。诗人以骏马为喻,暗指藩镇割据的局面。诗人通过骏马的“争”来反衬出藩镇们互不相让、争斗不止的局面。诗人用“争如此马”“争”来表达自己对藩镇们争斗不休的不满情绪。
最后两句是写这幅图的意境。“细草香沙自在行”,表现了骏马驰骋于草地、沙滩上的情状,也表现了骏马的性情。它不受羁绊地在草地上自由奔跑,不受拘束地在沙滩上任意行走,充分表现出它的自由奔放。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咏马来讽刺当时藩镇割据的局面,抒发自己的忧国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