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保勋崇彻紫宸,鸿飞渐息谢风尘。
壮猷何事辞明主,姱节于今表大臣。
南国绅缨虚曳履,东山烟月好垂纶。
但愁四海多虞日,难赋归来老此身。
【注释】
- 赠大司徒毕老先生得请旋里:送给已经得到朝廷任命,准备回乡的毕老先生。
- 厘(qí):厘定,这里指朝廷决定。
- 保勋崇彻紫宸(chén):保护功臣、尊崇恩宠,直达皇宫。
- 鸿飞渐息谢风尘:大雁南飞渐停息,告别了尘世的喧嚣。
- 壮猷何事辞明主:壮志未酬,为什么要离开英明的君主。
- 姱节于今表大臣:高尚的节操,如今仍可作为大臣的典范。
- 南国绅缨虚曳履:南方的官员们穿着华丽的官服,却像无足轻重的人一样空着鞋子走路。
- 东山烟月好垂纶(lún):在东边的山上欣赏美丽的烟雾和月光时钓鱼。
- 但愁四海多虞日:只是忧虑天下百姓有战事之日。
- 难赋归来老此身:难以吟诵“归来”,是因为自己年事已高,身体不再健康。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毕老先生归乡的祝福及对其一生功绩的赞美。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既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又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
第一句“厘保勋崇彻紫宸”,意为朝廷决定重赏有功之臣,彰显其功勋卓著,荣耀至极。
第二句“鸿飞渐息谢风尘”,以大雁南飞比喻友人辞别朝堂,远离尘嚣,即将回归故土。这两句诗意地描绘了友人离去的情景,同时也寓意着友人的离愁别绪。
第三句“壮猷何事辞明主”表达了对友人壮志未酬的遗憾之情。壮猷,即宏大的抱负;辞明主,意指离开英明的君主。这一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未能实现伟大抱负的惋惜之情。
第四句“姱节于今表大臣”则是对友人高尚节操的赞美。姱节,即高洁的节操;大臣,指有德之士。这句诗赞扬了友人坚守高洁节操,成为一代楷模。
第五句“南国绅缨虚曳履”,描绘了南方官员们身着华丽官服,却如同没有脚一般,无所事事地闲逛。这一形象讽刺了官场上的浮华与腐败。
第六句“东山烟月好垂纶”,以东山美景为背景,描绘了友人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东山,又称东皋,是古代文人雅士常游之地,烟月则增添了几分静谧之美。这句诗展现了友人归隐田园后的宁静生活。
最后两句“但愁四海多虞日,难赋归来老此身”,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担忧之情。四海多虞,意味着天下动荡不安,需要有人去守护和平。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友人肩负重任的期许,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这首诗以其深厚的情感、优美的词藻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