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回翠叠对江天,木末凭阑意渺然。
千尺阴松盘鹤盖,一声清磬起龙眠。
道人唾落九天玉,学士毫挥万斛泉。
高赋合推仙圣手,风骚还许俗为缘。
这首诗是和杨大山游东岩韵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翻译:
峰回翠叠对江天,木末凭栏意渺然。
千尺阴松盘鹤盖,一声清磬起龙眠。
道人唾落九天玉,学士毫挥万斛泉。
高赋合推仙圣手,风骚还许俗为缘。
注释:
- 峰回翠叠对江天:山峦叠嶂,翠绿重叠,面对江水天边。
- 木末凭栏意渺然:在树木的尽头,倚栏远望,心中充满了遐想。
- 千尺阴松盘鹤盖:千年的古松树冠如同盘绕着仙鹤的头盖。
- 一声清磬起龙眠:一声清脆的钟声仿佛唤醒了沉睡的龙。
- 道人唾落九天玉,学士毫挥万斛泉:描述的是道教高人和文人学士的形象。”道人”指的是修行的人,”唾落九天玉”可能是指他们吐出的话语有如九天之上的玉石一般珍贵;”学士”则是指文人学士,”毫挥万斛泉”可能是形容他们的文才如同万斛泉水般充沛。
- 高赋合推仙圣手,风骚还许俗为缘:高超的诗词创作能力足以媲美仙人圣人,而文采风流也能被世人所欣赏。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自然美景和人物才能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东岩的风景,用“峰回”、“翠叠”等词句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接着,他又通过描绘树木、鹤盖等细节,让这幅画更加生动具体。然后,他转向描写人物,用“道人”和“学士”两个形象,分别代表了修行者与文人学士。诗人称赞他们的才华,认为他们的言辞可以比作天上的玉和地上的泉,既高贵又纯洁。最后,诗人用“高赋合一推仙圣手,风骚还许俗为缘”来总结全文,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人物之才的深深赞叹。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