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叶麝餐云暖,柳枝鸟踏烟寒。
稚子出墙看客,隔篱犬吠衣冠。
【注释】
山家:指隐居在山林的人家。
柏叶麝,用柏叶、麝香等香料制成的丸药。
柳枝鸟,柳树枝上栖着的小鸟,这里指山野中的小鸟。
稚子,小孩。
隔篱犬,隔着篱笆的狗。
衣冠:衣着和礼帽。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诗。前两句描写了山中人的生活,后两句写了隐者与外界的联系。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柏叶麝餐云暖,柳枝鸟踏烟寒。
稚子出墙看客,隔篱犬吠衣冠。
【注释】
山家:指隐居在山林的人家。
柏叶麝,用柏叶、麝香等香料制成的丸药。
柳枝鸟,柳树枝上栖着的小鸟,这里指山野中的小鸟。
稚子,小孩。
隔篱犬,隔着篱笆的狗。
衣冠:衣着和礼帽。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诗。前两句描写了山中人的生活,后两句写了隐者与外界的联系。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逍遥亭 据石镜清泉,水底云初晓。 中有一寸鱼,何时化为鸟。 注释: 据:依据、根据 石镜:石头上的镜子 清泉:清澈的泉水 水底:水底下 云初晓:清晨云雾缭绕 中有:其中有 一寸:一点点(指很小的) 鱼:比喻自己或某人像鱼一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化为鸟:变成为鸟儿,比喻实现理想或愿望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逍遥亭周围的景色和意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注释】 圣像洞:相传是唐玄宗时为祭祀老子所建的道观,在今陕西省户县。圣像:指供奉于道观内的各种神像。 圣贤不可作:意思是说,圣贤的榜样不能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 遗像宛在目:意思是说,眼前的这些圣像仿佛还在眼前。 即此可藏居:意思是说,这里就可以安身立命了。 笑与云相逐:意思是说,我在这里悠然自得地生活,就像和天上的白云一起飘荡。 【赏析】 本篇是作者游终南山圣像洞时所作。首二句说
注释: 曲榭残烟里,佳人昔此居。 在曲榭的废墟上,曾经住着美好的女子。 花犹笼锦瑟,苔自绣帷车。 花朵依然像锦绣的瑟一样美丽,而青苔仿佛是绣有花纹的车帷。 女侠名徒在,江神佩已虚。 女侠的名字还在,但江神的佩剑已经空了。 销愁不道酒,留恨若教除。 消愁不用饮酒,留恨如同消除一般容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以及她的美貌和才华如何被后人记住
【注释】 峄阳:山名,位于今山东邹县西南。孤桐:孤独的桐树。爨下薪:炊烟。孔林桧:孔子墓地旁边的柏树。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隐居期间写的。前两句写自己因不愿做官而隐居深山,以逃避尘世的纷争;后两句写与友人相约访友,希望在朋友处得到一些帮助与鼓励。全诗语言朴实,情意深厚,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情怀
望郎犹见树,日落浦烟迷。 还知郎宿处,乌在树头啼。 诗句解析 1. 望郎犹见树: - “望郎”意味着思念或盼望某人;“犹见树”则表达了即使在视线被阻隔的情况下,也依旧清晰地看到树木。 - 这里描绘了一种虽然物理上距离远隔,但心灵上的紧密联系和情感的牵挂。 2. 日落浦烟迷: - “日落”指的是傍晚时分的太阳逐渐落下的景象;“浦烟迷”则描绘了夕阳下的水面上烟雾缭绕,景色朦胧。 -
遥望隔水人,只见隔水树。 知郎未出门,乌在树头住。 译文: 远远望着对岸的行人,只能看到对面的树影。我猜测他尚未走出家门,乌鸦却停在树枝上不走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首句“遥望隔水人,只见隔水树”通过视觉描写,展现了诗人站在岸边远眺对岸的景象。这里的“隔水人”,既指对岸的行人,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期待与疑惑,因为诗人无法直接看见对方的身影。而“只见隔水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第一句:“苑城遗迹尽烟霞,草色登台起暮笳。” 这句诗的意思是:苑城的遗址在烟雾和阳光中消失,草地上升起了黄昏时分的长笛声。 第二句:“地卷豹湖埋帝辇,山横雉堞抱人家。” 这句诗的意思是:地卷(指地面被水淹没)豹湖(一个湖泊)隐藏了皇帝的车辆,山横(指山峰陡峭)的雉堞(古代城墙上的矮墙)环绕着人家。 第三句:“风来百舌听经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赋得秋鸿送客》。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 1. 候气向鄱阳,星河掠桂香。 注释: - “候气”:等待天气。 - “鄱阳”:中国江西省的一个地名。 - “星河”:天河或银河。 - “掠桂香”:形容星辰在夜空中移动的样子,仿佛掠过桂花散发出的香气。 2. 冲霜怜羽白,催叶渡江黄。 注释: - “冲霜”:冒着寒冷的霜。 - “怜”:同情,怜悯。 - “羽白”
注释: - 怜:爱。欲尽:快要结束了。 - 赛琵琶:指比赛弹琵琶。 - 罗袂:丝织的袖子,指女子的衣服。 - 垂柳:下垂的柳条。 - 尊欹(yī):倾斜的酒樽。欹,倾侧。 - 眠:躺卧。绿草:指草地。平沙:平坦的沙地。 - 幽情:深沉的感情。去:离开。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首联“为怜春欲尽,临水赛琵琶”,以拟人化的手法,将花比作有感情的少女,生动地描绘出花在春风的吹拂下欲凋未凋的景象
【注释】 辟支:山名。 龛岩:山岩。 江城:指长江之滨的城池。 茶灶:烹茶时所用的火炉。 同游:一同游览。 猿鸟:山林中的动物,此处比喻隐士。 昏钟:指黄昏时敲响的钟声,这里比喻时间。 【赏析】 诗人选择了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在藤萝覆盖的岩石上攀登,登上山顶后看到的景象十分美丽。 在山中,他看到了一个像斗一样的平地,海水如云朵般贴在远处的山壁上。 他还发现这里的茶叶可以用来消食
【注释】 山家:隐于山中的人家。粉壁:粉刷的墙壁。朱帘:红色的帘子。斜衔:倾斜着挂着。落照:夕阳的余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自然景色图。前两句写山中人家,后两句写诗人自己对这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动人
遥望隔水人,只见隔水树。 知郎未出门,乌在树头住。 译文: 远远望着对岸的行人,只能看到对面的树影。我猜测他尚未走出家门,乌鸦却停在树枝上不走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首句“遥望隔水人,只见隔水树”通过视觉描写,展现了诗人站在岸边远眺对岸的景象。这里的“隔水人”,既指对岸的行人,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期待与疑惑,因为诗人无法直接看见对方的身影。而“只见隔水树”
望郎犹见树,日落浦烟迷。 还知郎宿处,乌在树头啼。 诗句解析 1. 望郎犹见树: - “望郎”意味着思念或盼望某人;“犹见树”则表达了即使在视线被阻隔的情况下,也依旧清晰地看到树木。 - 这里描绘了一种虽然物理上距离远隔,但心灵上的紧密联系和情感的牵挂。 2. 日落浦烟迷: - “日落”指的是傍晚时分的太阳逐渐落下的景象;“浦烟迷”则描绘了夕阳下的水面上烟雾缭绕,景色朦胧。 -
虞山新城 海虞倏而增形胜,千载雄图百日劳。 崇堞迥临明镜绕,飞楼斜倚翠屏高。 月中雉形生瑶色,云里龙文动彩毫。 令宰贤声应远着,弦歌满县罢兵刀。 注释: 虞山新城:虞山的新城。虞山,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是江南著名的风景区。新筑之城位于虞山之上,所以称之为“虞山新城”。 海虞倏而增形胜,千载雄图百日劳。 崇堞迥临明镜绕,飞楼斜倚翠屏高。 月中雉形生瑶色,云里龙文动彩毫。 令宰贤声应远着
【注释】 命驾:指派人驾车。命,命令;驾,驾驭车马。 论心:意气相投,以心交心。《论语·颜渊》:“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国士:古代对有才德的人的通称。 水亭:临水的亭子。 澹生烟:形容树色如烟雾般迷蒙。 徐稚、吕虔:均为东晋隐士,徐稚曾为豫章太守,后辞官隐居;吕虔曾任鲁国丞相,后辞官归乡。 解榻:放下床铺,表示欢迎。 留刀:把刀放在主人那里不带走,表示留下作为礼物。 王气
酬左虞过访二首 怜君犹据马,愧我久焚鱼。 春草绿无尽,暮云闲自舒。 汉庭新礼乐,却氏旧诗书。 努力毋相负,燕然好策车。 注释: 怜君犹据马:怜惜你仍然骑马来拜访我。 愧我久焚鱼:惭愧自己很长时间没有像过去一样烧鱼招待客人了。 春草绿无尽:春天的草绿得看不到尽头。 暮云闲自舒:傍晚的天空中飘浮着的云彩很闲适。 汉庭新礼乐:汉朝的宫廷里正在演奏新的音乐。 却氏旧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