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里栖精舍,师行亦有缘。
孤灯寒照雨,群峭碧摩天。
风递幽香出,吟惊宿鹤迁。
未能先隐迹,常愿奉金仙。

留宿丹霞

林里栖精舍,师行亦有缘。

孤灯寒照雨,群峭碧摩天。

风递幽香出,吟惊宿鹤迁。

未能先隐迹,常愿奉金仙。

译文:
在丹霞山的树林中,我选择了一个修行的精舍。这里的一切都那么宁静和谐,仿佛与世隔绝。我的师父行走在这里,也一定是命中注定要来到这个地方。
夜晚,我独自坐在房间里,只有一盏孤灯发出微弱的光芒。窗外,雨水淅沥地洒在窗上,映照出一片明亮的光。远处,群山巍峨耸立,宛如一幅巨大的画卷,直插云霄。
夜深了,一阵风吹过,带来了淡淡的花香。这花香似乎来自山林深处,清新而幽远。我不禁吟诵起来,声音惊动了一只栖息在树枝上的白鹤,它被我的诗声惊起,缓缓飞向远方。
虽然我已经决定隐退到山林之中,但心中仍然渴望能够追随师父,学习更多的佛法和智慧。我希望能够像那些金仙一样,成为真正的修行者,得到真正的解脱和自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丹霞山修行的情景。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这个神秘的世界。
第一句“林里栖精舍,师行亦有缘。”表达了诗人选择在丹霞山修行的原因——这里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适合修行。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修行的向往。
第二句“孤灯寒照雨,群峭碧摩天。”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孤灯照亮了寒冷的雨夜,群山巍峨耸立,仿佛直插云霄。这一景象既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坚韧。
第三句“风递幽香出,吟惊宿鹤迁。”则描绘了诗人在修行过程中的一种感受——花香随风飘来,唤醒了沉睡的白鹤。这种自然和谐的画面,让人感到宁静和安详。同时,这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坚定。
最后一句“未能先隐迹,常愿奉金仙。”则表达了诗人对修行的期待和追求——他希望能够早日实现心灵的解脱和超越,成为真正的修行者,得到真正的幸福和自由。
这首诗通过对丹霞山环境的描绘和诗人内心的抒发,展现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修行世界。同时,它也传达了诗人对修行的执着和坚定的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