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逢春好,春来闷转深。
山城十日雨,家国百年心。
海吹饶生冷,蛮云易结阴。
循州本谪地,何待此愁吟。

【注释】

循州:今广东惠州。

物候逢春好,春来闷转深。物候:指自然界的气象和节令。逢春:遇到春天。

山城:即惠州城,地处山区。

海吹饶生冷,蛮云易结阴。饶:含有“多”的意思,形容风大寒冷。

循州本谪地,何待此愁吟。 本:原本。谪地:贬谪之地。何待:何必。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到惠州后,初时还抱有一线希望,以为可以像古人在岭南那样,终有一日能东山再起。但是不久,他发现岭南的气候、风俗与内地完全不同,于是感到失望和孤独。这首诗就是他在岭南时所作之一。

开头两句写诗人初到惠州时所见所感。“物候逢春好”,说明诗人初到岭南时,对岭南的春景是赞赏的。因为岭南属亚热带,春天温暖宜人,百花盛开,绿树成茵,所以“逢春好”。而“春来闷转深”则是说春天来了,心情反而更加郁闷,这又说明诗人初到岭南时,对岭南的生活并不完全满意。

“山城十日雨”,点明诗人在岭南的时间已相当长了。岭南多山,山高路远,交通极不便利,加之这里又多雨,天气阴霾,所以诗人在这里度过了十天都看不到太阳,整天下雨。“家国百年心”,则进一步说明了诗人对岭南的不满。诗人在长安做官时,曾为朝廷效力,为国家尽心尽力,如今却流放在岭南,远离家乡,身不由己,心情自然十分郁闷。

“海风吹饶生冷”,“饶”同“多”,指风大寒冷。“蛮云易结阴”,是说岭南的天空常年阴沉,常常下雨,连天上的云都是黑压压的一片,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这些描写都表现了诗人对岭南气候和风俗的不满。

最后两句说:“循州本谪地,何待此愁吟。”循州本来是被贬谪的地方,诗人到这里已经有些日子了,为什么还要在这里发愁呢?这实际上是说,岭南虽不好,但也比长安要好,既然来到岭南,就要在这里生活下去,不要总是发愁。诗人虽然在岭南生活得很不愉快,但对岭南的生活还是抱着一种积极的态度,希望能在这里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