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洲闭户赋归与,县尹何妨委巷居。
夺禄浪言耕有代,旅行谁信出无车。
空惭河上深藏贾,却笑关门强著书。
莫道文章误公事,文章今误复何如。

【注释】

归与(gòu yǔ):即《归去来辞》。是陶渊明辞官归乡时所写的一篇辞赋,后常以“归去来”指归隐。炎洲:今属海南岛。县尹:县令、县官。何妨:何须担忧。委巷(wěi xiàng):里巷,小巷。夺禄:罢职。耕有代:指农夫耕种田地是有代替的。无车:没有车马。河上深藏贾:指商人在黄河之上深藏不露。强著书:勉强从事写作。文章:指诗文。今误复何如:现在又怎样呢?

【译文】

炎洲关闭大门赋诗归去,县令何必担忧他住在小巷?罢职后说农民耕种是代代相传,出行却不信没有车马。空恨河上商人们深藏不露,却笑那些闭门不出强做著作。莫要说文章不能办成公事,如今又怎样呢?

【赏析】

本组诗共三首,都是表现作者归隐生活的闲适和恬淡。第一首写诗人辞官归田后的生活情景;第二首写他辞官后的生活态度;第三首写他隐居生活的感受。

这首诗开篇即点出“闭户赋归与”,这是对陶渊明《归去来辞》的引用。诗人借“归去来兮”之语,表明自己辞官归家的决心。紧接着,诗人便把笔触转向了现实生活,表达了对县令的不屑一顾的态度。诗人认为,县令何须担忧他在小巷中安家落户,因为那里可以安心地耕作。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也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人又用反诘的方式,表达了他对农民耕作世代相传的看法。他认为,农民耕种田地是有代替的,他们不需要依赖农具和牛车来完成耕作任务。这里的“夺禄”、“耕有代”等词语,都暗含了对官场生活的讽刺意味。

诗人又通过描绘自己在河边经商的情景,来表达他对世俗生活的不屑一顾。他说,那些在黄河之上深藏不露的商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精明能干,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什么本事。而那些闭门不出强做著作的人,更是可笑之极。这里的“河上深藏贾”、“关门强著书”等词语,都表现出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鄙夷之情。

最后一句,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他对当前社会状况的无奈和感慨。他问:“莫道文章误公事,文章今误复何如?”意思是说,不要说文章会耽误公事,现在的文人已经误事了,那又怎么样呢?这里的“文章误公事”指的是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们沉迷于诗词歌赋,不务正业,反而耽误了国家的大事。这里的“文章今误复何如”则是诗人对于当时文人误事的感叹和批评。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剖析,又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体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和博大的胸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