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桥回转鸟声微,杖屦萧萧两布衣。
不是耕夫出莘野,秋风落日采薇归。

【注释】

杂题画景:指诗人自己所作的画。

回转:曲折回环。

杖屦萧萧两布衣:拄着手杖,穿着朴素的布衣,形容贫苦的读书人。

不是耕夫出莘野:不是耕田的人从莘野来。莘,地名,在今山东莘县南。

秋风落日采薇归:采薇草回家。薇,一种野菜。

赏析:

《杂诗》是五言古诗中的一种体裁,其内容比较广泛,形式上不拘一格,可即事抒情,也可托物咏怀;可以叙事,也可以写景。

此诗首联“溪桥回转鸟声微,杖屦萧萧两布衣”,写的是诗人在溪边小桥上漫步,听见树上小鸟鸣叫的声音,看见两个穿着朴素的读书人,拄着拐杖,打着赤脚,在桥上悠闲地走着。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其实富有诗意,表现了一幅清闲自在、恬淡自然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喜爱与向往。

颔联“不是耕夫出莘野,秋风落日采薇归”,写的是两个读书人在秋天里劳作的情景。这里的“耕夫”是指农民,他们正在田间辛苦劳作;而“采薇”则是古代的一个传说故事,说的是一位名叫神农氏的老人教人们种植野菜,其中就包括了薇草。因此这里所说的“采薇”并非真的去野外采摘野菜,而是借指学习农活、体验农耕生活。这两句诗通过对两位读书人的描述,展现了一种勤劳朴素、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赞美之情。

尾联“不是耕夫出莘野,秋风落日采薇归”,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个主题。它告诉我们,这两位读书人虽然穿着朴素,但并不是真正的农民出身;他们在秋天里劳作,也是为了生活所需。然而,在他们身上却有着一种与众不同的精神风貌——他们对劳动充满了热爱和敬意,愿意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