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园一枝春雨足,渭川千亩秋风高。
先生青眼对君子,撚落吟须如凤毛。
《竹》
淇园一枝春雨足,渭川千亩秋风高。
先生青眼对君子,撚落吟须如凤毛。
注释
竹:《诗经》中的一篇名篇,是一首描写竹子的诗。
淇园:指淇水之滨的园林。
渭川:指渭河之畔的田园。
秋雨足:形容雨下得很大,滋润了大地。
秋风高:形容秋天的风很大,吹得树叶沙沙作响。
青眼:指目光明亮,有神采。
君子:这里是指诗人自喻。
撚(niè)落吟(yín)须:意思是捻着胡须吟诵诗句,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吟咏诗歌时的神态。
赏析
这首诗以“竹”为主题,通过描写竹子的生长环境、形态特点以及诗人的吟诵姿态,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淇园一枝春雨足”描绘了春天时淇园中那一株竹子在春雨的滋润下茁壮成长的景象,展现了竹子生长的环境之美。第二句“渭川千亩秋风高”,则描绘了渭河之畔那一片广阔的农田在秋风中丰收的景象,体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丰收的喜悦。
第三句“先生青眼对君子”,则是诗人自我比喻,将自己比作一位品德高尚的君子,而将那位欣赏自己才华的人称为“先生”。这里的“青眼”既是指眼光明亮、有神采,也暗含着对对方的尊重和仰慕之情。第四句“撚落吟须如凤毛”,则是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自己吟诵诗歌时的神态,仿佛捻着胡须一样,显得十分潇洒自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人性之美的热爱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