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时耻韫玉,抱策下丘山。
所献几何许,腐义数千言。
有司缪甄录,一出逾十年。
身世无一补,何物期自传。
【注释】明:明智,有见识。韫玉:比喻怀才不遇。抱策:指怀抱着治国济世的才能。下丘山:隐遁山林。所献:所献之物,指诗篇。腐义:败坏的道义。甄录:选拔录用。一:数词,一个。无:没有。自传:自己的传记。
【赏析】此诗是作者与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之一。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不满和对陶渊明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意境高远。
第一句“明时耻韫玉”,意思是说在明智的时代里,有才华却怀才不遇的人会感到非常羞耻。这里的“韫玉”指的是诗人自己,他虽然有才华,但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来施展自己的才华。
第二句“抱策下丘山”,意思是说诗人怀抱着治国济世的才能,准备下山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这里的“抱策”指的是诗人手中握着治国济世的才能,而“下丘山”则表示诗人准备投身于社会,实现自己的抱负。
第三句“所献几何许,腐义数千言”,意思是说诗人已经奉献了无数的诗词作品,但仍然无法改变被贬的命运,这些作品也只是一些空洞的道义之言。这里的“几何许”表示数量不多,“腐义数千言”则表示这些诗词作品中充满了虚假的道义之言。
第四句“有司缪甄录,一出逾十年”,意思是说官府的官员们错误地提拔了诗人,诗人已经为朝廷服务了十多年,但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这里的“缪甄录”表示错误的选拔,“逾十年”则表示时间已经很久了。
第五句“身世无一补,何物期自传”,意思是说诗人的一生没有任何成就,也没有人关注他的存在,诗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谁。这里的“无一补”表示没有任何成就,“何物期自传”则表示诗人也不知道自己的存在。
整首诗通过对比陶渊明归隐生活和诗人自己仕途生涯的不同,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失望和对陶渊明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描写,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