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田不粒犹征逋。新田为渊租未除。农来为兵强执殳。
强执殳,绝钱镈。国无农,其何国。
九悯九首
旧田不粒犹征逋,新田为渊租未除。农来为兵强执殳
译文:
旧田不种,仍被征收;新田开垦,却因战事被搁置。士兵手持武器,农民失去生计。国无农事,何以为国?
赏析:
此诗反映了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的现状。诗人通过描绘农民在战争中的困境,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同时,诗人也呼吁统治者关注民生,减轻赋税,以维护国家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旧田不粒犹征逋。新田为渊租未除。农来为兵强执殳。
强执殳,绝钱镈。国无农,其何国。
九悯九首
旧田不粒犹征逋,新田为渊租未除。农来为兵强执殳
译文:
旧田不种,仍被征收;新田开垦,却因战事被搁置。士兵手持武器,农民失去生计。国无农事,何以为国?
赏析:
此诗反映了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的现状。诗人通过描绘农民在战争中的困境,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同时,诗人也呼吁统治者关注民生,减轻赋税,以维护国家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写自己初访华光禄,颔联点明拜访的时间和目的,颈联写拜访中的情景,尾联写告别时的心情。全诗语言质朴平实,却蕴含深意。 “访华光禄”是第一句,交代了诗人去拜访华光禄的目的。诗人初到长安,为求仕途发展,便去拜访名流华光禄。高堂,指官署。登,登门造访。兰韵,兰花的香气,这里借代华光禄的清雅之气。久闻其名,久已盼望他的到来,所以诗人一进府邸,就迫不及待地要拜见。熏蒸
注释: 谢吕禹:指谢安,字安石。惠玉:即“惠政”。鞭粉团花:指谢安曾以鞭笞的粉末作团成鲜花献给王羲之。开根至梢:指花从根到梢都开着。素朵:白色的花。附香条:指花附着香气的枝条。流苏叠脂粉:形容花上缀着各种色彩的丝穗。眉钿簇琼瑶:指花上的眉形饰物簇拥如琼瑶般的珍珠。紫骝马:指骏马。不逐:不随。空依:空有。翠鬓翘:指女子的发髻。理花事:管理花草的事。先聘汝无骄:意思是在你来之前我已经做好了准备
译文: 孤居的别墅依傍在高原之上,晚上扁舟驶到门前。 琴声在空旷的草阁中回荡,月光洒满江边的村庄。 霜降时鱼虾从水中跳出,烟雾消散后花竹更加繁茂。 无需在灯下品酒对饮,临水便好开怀畅饮。 注释: 1. 友人郊墅:指与诗人有深厚情谊且居住在郊外的朋友家。 2. 孤墅倚高原:别墅孤单地坐落在高高的高原之上。 3. 扁舟晚到门:傍晚时分,扁舟停靠在朋友的门边。 4. 虚草阁:草堂(或称草屋
吴文定公挽歌词 其一 注释: - 鼎轴:比喻国家政权。 - 黄阁:古代帝王的办公厅,这里指宰相。 - 阶符:指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 始筮(shì):开始占卜。 - 人慕过生存:人们敬仰他直到他死去。 - 一德天犹格:天下人都遵守他的道德标准。 - 三朝:指在朝廷任职的时期。 - 国共尊:整个国家共同尊重他。 - 君臣两无负:君臣双方都没有辜负对方。 - 元烈荷厖恩:你承受了深厚的恩惠。 译文
赠翁隐居 吴郡翁高士,森森君子儒。 风标抗轩冕,礼乐在江湖。 松露濡谈麈,匏樽尽酒壶。 却嫌城市隔,欲别重踟蹰。 注释:吴郡的先生是个高尚的人,像君子一样的儒者。他的气质高雅,风度翩翩。他在世俗之外享受着礼乐的乐趣。他喜欢清幽的环境,与世隔绝,远离尘嚣。他喜欢用松露来滋润他的谈话之麈(一种手杖),用匏樽来畅饮美酒。然而,他却嫌弃城市之间的阻隔,想要离开这里,却又依依不舍。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赠诗
【注释】吴文定公挽歌词 其二: 执绋椒涂远,前驱凤翣还。 君臣同国运,忠爱满人间。 速夺山河系,幽情水竹间。 吾曹惟淑艾,抱籍哭颓山。 【赏析】此诗是挽诗中较为典型的一首。它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执绋椒涂远,前驱凤翣还”,写送葬的仪式已经结束;第二部分“君臣同国运,忠爱满人间”,写哀悼对象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贡献,人们怀念他的功绩;第三部分“速夺山河系,幽情水竹间”,写哀悼对象虽然去世
舟行守风阻险辄睡酣适成咏 行役安危定,心闲常自如。 每当惊滟滪(yàn yù) ,偏得访华胥(xiá)。 适逐墙头蝶,清涵水底鱼。 觉来何以遣,枕畔一堆书。 注释:行役:指远行或外出。滟滪:即滟滪堆,长江三峡中的一个礁石。华胥:古国名,在今陕西、四川一带。墙头蝶:墙上的蝴蝶。水底鱼:水面下的鱼儿。觉来:睡醒时。遣:排遣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峡山寺》。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第1句:灵区苦不到,到亦苦诗难。 - 注释:灵区,指的是修行者居住的地方,也指佛祖或神灵的居所。 - 赏析: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修行之地的向往与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诗歌创作过程中的艰辛和不易。 第2句:景象绝闻见,怪神如等闲。 - 注释:景象,这里指的是自然景观或人间景色。 - 赏析:通过“绝闻见”三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全诗共五句,每句话都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画面,展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喜爱之情。 首句“江南小艇子,能住亦能诗”描述了江南的一个小艇子,既能居住也能成为诗歌的载体。这里,“江南”指的是中国南方地区,而“小艇子”则是指小船。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江南水乡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揭示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既能居住又能成为诗歌的载体。 第二句“梁柱无阶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其内容为: 吾祖悬车日,知公释褐初。 遂深鱼水分,亦有兔萝图。 笑语儿童际,衣冠梦寐余。 凄凉天下德,忍谓及门徒。 注释解释: - 吾祖悬车日:指的是我的父亲(文定公)辞官归隐的日子。悬车,即解职归家,不问政事的意思。 - 知公释褐初:知道您刚进入官场,开始担任官职。释褐初,是指刚刚步入仕途。 - 遂深鱼水分:于是深深体会到鱼和水的相互依存关系。比喻君臣
【注释】 九悯:指九个地方的百姓遭受苦难。无几:不多,很少。新乞多:指新近向人乞讨的人很多。吾食不续:我吃不完了。欲分何:想分享给别人又怎么办?汝不吾分:你却不和我分享。越夺那:越过我。乞化:乞丐。偷:偷窃。孱(chán)则丐:懦弱的人只能乞讨。狠则楼:凶狠的人会去敲诈。 【赏析】 此诗写贫苦百姓的悲惨遭遇。首句“旧乞无几新乞多”点明时序和贫民人数,“九悯”是借“九愍”而来
有田莫买只卖屋。况有筐箱与巾服。妻乎子乎牵出鬻。 牵出鬻,汝不肯。推沟渎,竟死等。 注释: - 九悯九首:指《悯农》诗。 - 有田莫买只卖屋:有了田地就不要去购买房屋了。 - 况有筐箱与巾服:更不用说还有箱子和衣服之类的东西。 - 妻乎子乎牵出鬻:连妻子和孩子都被牵出来卖到别人家里去了。 - 牵出鬻,汝不肯:他们连自己都不舍得卖,你怎么能忍心呢? - 推沟渎(dú):挖开沟渠。沟渎
【注释】 《九愍》是一首古代诗歌,共九首。每首都以“悯”为题,用讽刺的笔调,对当时的政治现象和社会弊端进行了揭露和抨击。这首诗的大意是: 1. 饥民饥饿而死,溺水者淹死而亡,还有五种死亡方式。降下疫病导致无数人死亡,谁生下了祸根,使帝王愤怒呢? 2. 帝王愤怒,有的成为鬼,祸根是人,为什么富贵?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来表达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诗中描述了饥饿、溺水
【注释】 官囷:官府的粮仓。 九悯:九首诗,指《悯农》这首诗。 土牧:地方官员。 【赏析】 这是一首揭露封建统治者剥削农民的诗。全诗共分三句八字韵,每句押一平声韵。第一、二句为对仗句,第三句为独立句。 开头两句“九悯九首”,说明是九首诗。作者把九首诗的内容集中概括在下面两句之中。 “官囷”句,指出官府的粮仓里堆积着大量的粮食。“抽民米”,即从百姓身上搜刮来的米。“削瘠贫人死”,是说由于官府的剥削
知山堂雅集 小山不妨宦,中隐从近阙。 无论车马色,幸共禽鱼悦。 风泉夕韵夐,霜月冬气洁。 醒醉齐一襟,心赏方兹结。 注释: - 小山: 指隐居的山林,此处可能是指诗人的住所或他所居住的地方。 - 不妨宦: 表示诗人愿意接受官职,但并不过分追求名利。 - 中隐: 指在官场与隐士之间找到平衡点,既参与政务又保留个人自由。 - 从近阙: 表示诗人虽远离朝堂,但仍然关注国家大事并愿意为国家效力。 -
《雪中杨礼部邀宴用谢宣城韵分得浊字》是北宋文学家苏舜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季冬时节,大雪纷飞,大地一片银装素裹,好一派祥和的景象。君子们欢聚一堂,共同欣赏这场盛大的宴会,享受着彼此间的友谊和欢乐。 君子们相互谦让,彬彬有礼,互相尊敬。他们登上高台,奏响了美妙的乐章,共同庆祝这一美好时刻。 兰香四溢,熏染了整个空间,松树挺拔,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