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皇粲德文,和鸣亦嘒嘒。
举世未曾见,众口称丽美。
唐虞有至治,千载盛传闻。
学者抱典谟,终年向人论。
舜死凤不来,寒士长欣欣。

杂吟

凤皇粲德文,和鸣亦嘒嘒。

举世未曾见,众口称丽美。

唐虞有至治,千载盛传闻。

学者抱典谟,终年向人论。

舜死凤不来,寒士长欣欣。

注释解析:

  1. 凤皇粲德文:“凤皇”指的是凤凰,象征着尊贵与吉祥,“粲德文”则意味着其文章或品质极为出众。这一句可能是在描述某位具有非凡才华的人物或事物,其德性和文采都令人钦佩。
  2. 和鸣亦嘒嘒:描述了和谐之声,即凤凰的鸣叫声。这里的“亦”可能表示这种声音虽然轻柔但足以引人注目。
  3. 举世未曾见:“举世”意味着整个世界,“未曾见”表明这种情况是前所未有的。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珍稀或罕见的情况,通常暗示着重要或者特殊的存在。
  4. 众口称丽美:指众多人的评论都是赞美美丽。这强调了某人或某物的美丽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和赞扬。
  5. 唐虞有至治:唐虞是古代两个著名的帝王时期,这里可能是指这些朝代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6. 千载盛传闻:“千载”意指经历了很长的时间,“盛传闻”表明这些美好的事迹或人物一直被人们传颂。
  7. 学者抱典谟:典谟指的是古代的经典文献和治国之道,学者们怀抱这些知识并以此为指导。
  8. 终年向人论:“终年”表示持续不断地,“向人论”说明此人喜欢与人讨论或交流。这描绘了一个终生致力于学术或学问的人。
  9. 舜死凤不来:“舜”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帝王,而“凤”在这里可能指代凤凰,象征吉祥或高贵。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哀伤或是对某种美好事物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个既具威严又充满智慧的形象——凤凰。诗中通过描绘凤凰的德性、和鸣声及美丽的羽毛,传达出一种理想化的、尊贵而祥和的气质。凤凰作为百鸟之王,其出现往往预示着吉祥和繁荣的到来,这与诗中的“凤皇粲德文”相互呼应,展现了一种理想的政治治理状态。

结语

《杂吟》不仅是一首赞美凤凰的诗篇,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理想和政治清明的追求。通过对古代历史和神话的引用,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政治和社会状况的期望以及对现实的美好祝愿。这不仅体现了黄庭坚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也展示了他作为文人的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