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出阊门,丹旗何飞翻。
问之路傍人,新鬼即幽坟。
翘望旗中题,知吾夙所敦。
昨朝华屋间,哑哑相笑言。
日月略流转,幽明已异门。
昔时强仁义,兹辰声益尊。
属徒送自返,妇子亦一喧。
君独长甘眠,不知悲与欣。
由兹寿无垠,万秋如一昏。
零霜杀宵草,绕山游微魂。
游魂不复贵,所慰行节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挽歌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 清晨出阊门,丹旗何飞翻。
注释:在清晨,我离开家门,看到那鲜艳的旗帜在空中飘扬。
译文:清晨,我离开了家门,看到旗帜在风中飞扬。
赏析:首句描绘了诗人清晨离开家门的情景,丹旗飞翻,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问之路傍人,新鬼即幽坟。
注释:询问路边的人,那些新死的灵魂已经在墓地里了。
译文:我走到路边,询问路过的人,他们告诉我,那些新死去的灵魂已经在墓地安息了。
赏析:第二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感慨,以及对亡者亡灵的同情。
- 翘望旗中题,知吾夙所敦。
注释:翘望着旗帜上的题词,我知道这是我一向推崇的仁义之道。
译文:我翘望着旗帜上的文字,了解到这些都是我一直以来尊崇和坚持的东西。
赏析:第三句表达了诗人对仁义之道的坚守和追求。
- 昨朝华屋间,哑哑相笑言。
注释:昨天,我在华丽的宅院里,听到了人们互相交谈的声音。
译文:昨天,我在华丽的宅院里,听到了人们互相交谈的声音。
赏析:第四句描绘了诗人昔日的生活场景,以及与他人的交流和欢乐。
- 日月略流转,幽明已异门。
注释:日月在缓缓流动,生与死的界限也已经变得模糊不清。
译文:时间的推移,生与死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赏析:第五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以及对生死界限的模糊感受。
- 昔时强仁义,兹辰声益尊。
注释:过去,我崇尚仁义,现在,这些美德在这个时代变得更加重要。
译文:过去,我崇尚仁义,现在,这些美德在这个时代变得更加重要。
赏析:第六句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观察,以及对仁义之道的重视。
- 属徒送自返,妇子亦一喧。
注释:我的随从们为我送行,回到家中,家人也聚在一起庆祝我的到来。
译文:我的随从们为我送行,回到家中,家人也聚在一起庆祝我的到来。
赏析:第七句描绘了诗人归家的场景,以及家人对他的欢迎和欢庆。
- 君独长甘眠,不知悲与欣。
注释:你独自安享天年,却不明白世间的悲欢离合。
译文:你独自安享天年,却不明白世间的悲欢离合。
赏析:第八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他人生活状态的感叹。
- 由兹寿无垠,万秋如一昏。
注释:因此寿命无疆,四季轮回,如同黄昏一般短暂。
译文:因此寿命无疆,四季轮回,如同黄昏一般短暂。
赏析:第九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四季更迭的观察。
- 零霜杀宵草,绕山游微魂。
注释:清晨,寒霜冻死了草丛中的野花,它们在山间游荡寻找同伴。
译文:清晨,寒霜冻死了草丛中的野花,它们在山间游荡寻找同伴。
赏析:第十句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观察,以及对生命的感慨。
- 游魂不复贵,所慰行节存。
注释:逝去的灵魂不再珍贵,我所安慰的是自己的品行依然坚定。
译文:逝去的灵魂不再珍贵,我所安慰的是自己的品行依然坚定。
赏析: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超然态度,以及对自身行为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