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崖万古县,横出千岁松。
中有落涧遥,怒跃数白龙。
长年不闻声,发卷耳欲聋。
远楚夕莽苍,町疃回照红。
此域万物静,尚有坐二翁。
何必非夷齐,破衣萧萧风。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戴文进松崖” - 描述了一位名叫“戴文”的人,在松树下行走的场景。这可能暗示了诗人对松树的喜爱和欣赏。
  • 译文:戴文进入松树林中的崖边。
  • 注释:戴文 - 人名。
  1. “阴崖万古县” - 描绘了一个古老的阴郁悬崖,表达了时间的沉淀与历史的厚重感。
  • 译文:阴暗的悬崖上布满了古老的县名。
  • 注释:阴崖 - 暗色的悬崖。万古 - 指历史悠久、长久。县名 - 古代行政区划的名称。
  1. “横出千岁松” - 形容松树生长得极为壮观,历经千年仍屹立不倒。
  • 译文:巨大的松树从横亘的悬崖中伸展出来。
  • 注释:横出 - 从侧面或斜向上生长或伸出。千岁 - 一千年。
  1. “中有落涧遥” - 描述松树根部深入山涧的情景,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
  • 译文:在这千岁的松树下,有一道深深的山谷。
  • 注释:落涧 - 山涧。遥 - 深远。
  1. “怒跃数白龙” - 形象地描绘了松树仿佛在剧烈地跳跃,好像有几头白色的龙在空中盘旋。
  • 译文:似乎有几头白色的龙在猛烈地跳跃。
  • 注释:怒跃 - 激烈地跳动或跳跃。白龙 - 传说中的祥瑞之物,常与龙联系在一起。
  1. “长年不闻声” - 表达一种寂静的状态,长时间的没有声音。
  • 译文:岁月流转,这里多年未曾听到声音。
  • 注释:长年 - 长时间。不闻声 - 长时间没有听到声音。
  1. “发卷耳欲聋” - 此句通过夸张手法,形容松树叶的声音巨大到足以让耳朵感到不适。
  • 译文:松树叶的声音大到几乎使耳朵感到不舒服,如同被卷起的头发一样响亮。
  • 注释:发卷 - 像被卷起来的头发一样。耳欲聋 - 耳朵快要因为声音而聋了。
  1. “远楚夕莽苍,町疃回照红” - 描述了远处楚国的夕阳景象,以及周围景色被晚霞映照得通红的美丽画面。
  • 译文:远方楚国的傍晚天空一片苍茫,小村庄周围的土地被晚霞映照成了红色。
  • 注释:远楚 - 指的是远方的楚国。夕莽苍 - 傍晚时的空旷景象,莽苍通常形容广阔的原野或荒漠。町疃 - 指村落或农田。回照红 - 被晚霞照射,呈现出红色光芒。
  1. “此域万物静” - 强调了这片区域环境的宁静,没有任何喧嚣和干扰。
  • 译文:这个区域里万物都安静下来,没有一点声响。
  • 注释:此域 - 这里。万物静 - 一切生物都处于静止状态,没有声音。
  1. “尚有坐二翁” - 尽管环境宁静,但仍然可以看到两位老翁在悠闲地坐着,享受这份宁静。
  • 译文:虽然环境如此宁静,但还可以看到两位老者悠然自得地坐着。
  • 注释:尚有 - 还有。坐二翁 - 有两个老者在这里悠闲地坐着。
  1. “何必非夷齐” - 表达了对于追求名利如伯夷、叔齐般清高生活的看法,认为不必追求这种过于理想化的生活方式。
  • 译文:何必非要追求像伯夷、叔齐那样清高的隐士生活呢?
  • 注释:何必 - 为什么。非夷齐 - 不是要像伯夷、叔齐那样的隐士。
  1. “破衣萧萧风” - 这个句子可能是用来形容诗人自己的穿着破旧,但依然保持着坚韧的精神态度。
  • 译文:即使衣服破旧褴褛,但依然可以听到秋风的呼啸声。

  • 注释:破衣 - 破旧的衣服。萧萧风 - 风声萧瑟、凄凉。

  •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一个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对松树、落涧、山峦、晚霞等自然元素的描写,传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整体上,诗歌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远离尘嚣的理想化世界,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美好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