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照洞秋,冰厓肃夜。灵籁之感,丝音兹舍。太阴幽煌,希声无倪。
迎之以虚,承之以微。

【注释】

(1)秋山琴月图:指秋天的山中,有一轮明月。

(2)玉照洞:指深洞。

(3)冰厓:指高耸入云的山崖。

(4)灵籁:指清越悠扬的声音。

(5)丝音兹舍:丝声细如微声。

(6)太阴:指月亮。

(7)希声无倪:指幽静深远的声音无法捕捉。

(8)迎之以虚,承之以微:迎接月光,承接月光。

【赏析】

此诗是咏物抒怀之作,诗人以“秋山琴月图”为题,借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自己孤寂、寂寞的心情。全诗四联八句,首二句写深山中的景致,次二句写山中传来的音乐声响,后二句写面对空阔的夜空而发出的感慨。

首句“玉照洞秋”,即指深洞中的明月。“冰厓”是指高耸入云的山峰。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深山里,有一轮皓月,寒光如霜,在冰崖之上熠熠生辉。“灵籁之感,丝音兹舍”——这里用“灵籁”,形容山中的风声;“丝音”,形容山中的虫鸣。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清幽的山谷中传来的风声和虫鸣,使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颔联“太阴幽煌,希声无倪”——“太阴”,是指月亮;“希声”,指幽深的声音。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月亮在深邃的夜空中,散发着淡淡的光辉,它发出的声音也难以捕捉。

颈联“迎之以虚,承之以微”——这里用“迎之以虚”来描写月光,用“承之以微”来描写自己的心境。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面对着明亮的月光,内心感到空虚,无法承载这份宁静。

尾联“迎之以虚,承之以微”是对前四句的总结。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孤独、寂寞的心情。他渴望有人陪伴,但又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心声。因此,他只能默默地承受这份孤独和寂寞,期待着有一天能够找到知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