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壑松不雕,高山石不朽。覆载无改易,世有董烈妇。
烈妇王氏名桂芳,十七嫁与董家郎。董郎卧瘵一年死,烈妇呕血手敛藏。
当时信誓对日月,谁能上掩日月光。死生契阔志不违,老姑无依老母嫠。
母与烈妇伯父期,他年徐与重结缡。为言汝婿昔僦居,婿死居停主人将夺之。
汝曷来归予汝栖,与汝伯父相因依。烈妇闻命志益悲,未闻太行王屋曾为愚公移。
天地生我死我自有处,何有一撮茅土为穗帷。啼眠风洒洒,母日护之不少舍。
后数日母去,谓:汝送我而后返,吾不汝诈。妇勉从母归,稍进一饭喀喀哽塞不能下。
长号浪浪泪满把,投匕曰我去,母复送之野。烟云惨澹日一抹,宣公桥下水泼泼。
妇云母乎河水清且沦漪,吾往从之乐不可遏。母闻惊绝色惨怛,大呼褰裳不可脱。
董烈妇行
大壑松不雕,高山石不朽。覆载无改易,世有董烈妇。
烈妇王氏名桂芳,十七嫁与董家郎。董郎卧瘵一年死,烈妇呕血手敛藏。
注释:
- 大壑松不雕:比喻董烈妇(王桂芳)坚贞不屈。
- 高山石不朽:比喻董烈妇(王桂芳)节操高尚,坚贞不渝。
- 覆载无改易:天地万物都有其规律和秩序,不会改变。
- 世有董烈妇:世上有这样的女性,她们如同董烈妇一样,坚韧不拔,不畏艰难。
译文:
董家的姑娘王桂芳,十七岁便嫁给了董家小伙子。董郎患病卧床一年而死,王桂芳悲痛欲绝,呕血以手自敛埋葬丈夫。当时两人对天发誓,誓言如同日月般坚定,谁能否认呢?即使生死相隔,但彼此的志向从未改变,老婆婆失去了丈夫,老太太失去了儿子。伯父承诺会照顾好她,未来还会再娶媳妇,但女婿去世之后,他留下的住所会被主人收回,这让她感到无助。你为何要回到我那里?我们伯父可以相依为命。王桂芳听到这个决定后更加悲伤,但她从未听说有谁能将太行、王屋两山移开。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董家姑娘王桂芳的一生,表达了对女性在逆境中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精神的高度赞扬。诗中的“天地生我死我自有处”一句,体现了诗人对生命轮回的哲学思考,同时也展现了王桂芳面对困境时的豁达心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王桂芳生活的细致刻画,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女性形象,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