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声嘹唳渡榆关,尽罢虚弦落照间。
却讶征鸿偏有胆,又随春信到天山。

【注释】

数声嘹唳渡榆关,尽罢虚弦落照间。

却讶征鸿偏有胆,又随春信到天山。

雁儿数声鸣叫,越过榆关,飞向落日的余晖之间。

却惊讶着那大雁竟敢冒险飞行,又跟随春天的信息,飞往遥远的天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送别朋友时所作。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首句点“闻”,次句点“闻”后的“雁”。三、四两句是全篇的精粹,是全诗的高潮,也是全诗的主旨。

第一层:写闻雁之景

“数声嘹唳渡榆关”,从听觉的角度写雁。“数声”、“嘹唳”,都写出了雁鸣声的清脆和响亮;“渡榆关”,则写出了它飞越的地点——长城边关,这既是实写,也暗示出诗人与友人离别的背景。

第二层:写闻雁之志

“尽罢虚弦落照间”,从动作角度写雁。“虚弦”,即空弦,喻指离群的孤雁。“尽罢虚弦”,是说离群的雁在夕阳西下的时候,终于离开了人们的视线;“落照间”,既写了时间,也为下文作铺垫,为下文的抒情作伏笔。

第三层:写闻雁之情

“却讶征鸿偏有胆,又随春信到天山。”这是全诗的重点,也是诗人情感的集中体现。“却讶”一词,表达了诗人对雁的惊异之感——惊诧于它们竟敢于远离人烟地飞过长城边关,去探求春天的消息。“偏有胆”,突出了雁的勇敢。“春信”,就是春天的信息,暗指春天来临。“又随春信到天山”,进一步写出了雁的聪明和勇敢。尾联以“偏有胆”、“又随春信”两个词语,表达了诗人对大雁的赞美之情。

这首七绝写得清新明快,情致深婉,富有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