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致中兴盛,文成帝载熙。
持循每谦约,治理更勤咨。
物欲无私好,权纲只自持。
崇儒兴教意,永作后人规。
鉴古韵语五十九首唐尧帝武致中兴盛,文成帝载熙。
持循每谦约,治理更勤咨。
物欲无私好,权纲只自持。
崇儒兴教意,永作后人规。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古代帝王的治国理念和行为方式。诗中表达了对唐尧帝的赞扬,认为他的武功和文治都达到了高峰,并且他还注重谦逊、勤奋和公正。同时,他也重视儒家思想和教育的传播,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译文:
唐尧帝(唐尧)的武德达到鼎盛,文治也极为辉煌。他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治理国家更加勤勉和谨慎。他不追求个人的私欲,权力的行使完全基于公正。他还大力推崇儒家学派的思想,提倡教化,这将成为后代人的楷模。
注释:
- 唐尧帝:指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尧帝,是传说中黄河流域的一位圣明君主,被尊称为“唐尧”。他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德行著称的皇帝,他的统治时期被誉为“唐尧盛世”。
- 武致中兴盛:指唐尧帝在武功方面达到了顶峰,国家的疆域和军事力量都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 文成帝载熙:指唐尧帝在文治方面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国家的行政体系和文化教育事业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 持循每谦约:指唐尧帝在治理国家时,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会因为个人的权势而改变。
- 治理更勤咨:指他在治理国家时,会经常咨询群臣,听取不同的意见,以便更好地进行决策。
- 物欲无私好:指他不会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滥用权力,而是将权力用于公共利益。
- 权纲只自持:指他掌握权力时,只会用来维护公正,而不是用于谋取私利。
- 崇儒兴教意:指他强调儒家学派的思想,提倡教化,希望通过教育和培养来提高人民的素质。
- 永作后人规:指他的这些理念和政策将会成为后代人的典范,永远被人们所铭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唐尧帝的描述,展现了古代帝王的理想形象。唐尧帝被认为是一个有道德、有智慧、有远见的君主,他在武功和文治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诗中的“武致中兴盛,文成帝载熙”表达了他对国家治理的高度自信和对国家繁荣的美好祝愿。同时,“持循每谦约,治理更勤咨”体现了他对国家治理的重视,强调了谦虚谨慎和勤于咨询的重要性。此外,诗中的“物欲无私好,权纲只自持”表达了他对权力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即权力应该用于公共利益而不是个人利益。最后,“崇儒兴教意,永作后人规”则表明了他的治国理念不仅局限于当前,而且将会成为后世的指导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