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雨夜深闻,朝来暝不分。
随风看袅袅,杂雾更纷纷。
径草添幽翠,池波织细纹。
居闲无晤语,袖手对炉薰。

这首诗的标题是《夜雨》,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作品。下面是对每一联的逐句释义和译文,以及关键词的注释:

第一联:“疏雨夜深闻,朝来暝不分。”

  • “疏”意为稀疏、不密集。这里的“疏雨”指雨点稀疏,雨声不大。
  • “夜深”指的是夜晚深沉的时刻,雨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特别清晰。
  • “听”表示聆听。
  • “朝来暮不分”意味着雨从早上持续到了傍晚,天色昏暗,雨与夜色交织在一起,难以分辨昼夜。

第二联:“随风看袅袅,杂雾更纷纷。”

  • “随风”表示随着风的方向,暗示着雨势的大小和方向。
  • “袅袅”形容雨丝细长的样子。
  • “杂雾”是指天空中弥漫的雾气。
  • “更纷纷”强调了雾气之多,使得景象更为迷蒙。

第三联:“径草添幽翠,池波织细纹。”

  • “径草”指的是路边的草地。
  • “幽翠”指的是绿色的幽静之美。
  • “池波”指的是池塘的水波。
  • “织细纹”形象地描绘了水波细腻的纹理。

第四联:“居闲无晤语,袖手对炉薰。”

  • “居闲”表明居住悠闲,没有外界的喧嚣。
  • “无晤语”表示没有交谈的机会或意愿。
  • “袖手”表示双手交叉于袖中,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姿态。
  • “对炉薰”意味着独自坐在炉火旁享受温暖。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晚雨景象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夜的宁静与美丽。首联通过声音的描写传达出雨夜的清冷和悠扬;颔联则用“随风”和“杂雾”两个词表现了风雨交加的景象;颈联中的“径草”和“池波”进一步衬托出了雨中自然景物的变化和生机;尾联则以闲适的生活态度回应了前文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悠然情怀。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的雨夜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