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乱银河落,朦胧曙色微。
忽看入幽户,渐已透疏帏。
物各知群动,吾思欲揽衣。
幽居虽少事,颓惰自非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宿山寺》中的前半部分。全诗共四句,每句都以“幽户”和“疏帏”作为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

我们来分析第一句:“历乱银河落,朦胧曙色微。”这里,“历乱”形容银河的繁星交织,给人一种混乱的感觉;“朦胧”则描绘了黎明时分的朦胧景象。这两句通过描绘银河的繁星和黎明的朦胧,为后面的描述打下了基调。

第二句:“忽看入幽户,渐已透疏帏。”这里的“幽户”指的是山寺的入口,“疏帏”则是指门帘。诗人在看到山寺的时候,被其幽静的氛围所吸引,仿佛看到了山寺的入口和门帘。这里的“忽看”和“渐已”表达了诗人对山寺的意外发现以及逐步深入的过程。

第三句:“物各知群动,吾思欲揽衣。”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进入山寺后的感受。他发现山寺内的万物似乎都在感知到他的出现,这种和谐的景象让诗人产生了想要离开的念头。这里的“物各知群动”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内万物与群动之间的相互感应。

最后一句:“幽居虽少事,颓惰自非宜。”这句诗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对山寺的喜爱和对尘世的厌倦,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幽居”指的是诗人自己的生活方式,而“颓惰自非宜”则是对自身行为的反思,表明诗人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不符合自己的理想。

这首诗通过对山寺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尘世的厌倦之情。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