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肃紫垣静,微微香篆清。
即看尘事远,顿觉道心生。
开阖从玄化,忧勤仰圣明。
不胜颙望切,数起问阴晴。

无逸殿直宿次韵三首

肃肃紫垣静,微微香篆清。

即看尘事远,顿觉道心生。

开阖从玄化,忧勤仰圣明。

不胜颙望切,数起问阴晴。

注释:

  1. 无逸殿直宿:指在无逸殿值夜班。
  2. 肃肃(sùsù):形容声音高亢、严肃的样子。
  3. 紫垣:皇宫的南墙,泛指朝廷或皇帝。
  4. 微(wēi)微:轻微,淡淡的。
  5. 香篆:用香料制成的小篆香。
  6. 即看:转眼间。
  7. 尘事:世俗之事。
  8. 顿觉:立刻感觉到,一下子意识到。
  9. 道心:佛教语,指修行的心性。
  10. 开阖(hé hé):开关,引申为变化。
  11. 从玄化(xuán huà):顺应自然的变化。
  12. 忧勤:忧虑勤奋。
  13. 仰:仰望,敬仰。
  14. 颙望切:抬头仰望,期盼之情非常迫切。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无逸殿值夜班时的感怀之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哲学思考。
    诗人通过“无逸殿直宿”这一场景设定,引出了整首诗的主题——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悟。接下来,“肃肃紫垣静,微微香篆清”两句,诗人以声音的庄严和香气的淡雅,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祥和的氛围,使人不禁联想到古人对天地自然的崇敬之情。这种对自然的尊重和感悟,正是诗人在夜班值更期间所思所想,也是他内心情感的一种流露。
    “即看尘事远,顿觉道心生”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能够超越世俗之扰,回归内心的安宁与清净。这里的“尘事”,指的是世间的纷扰和杂念;而“道心”,则是指修行者内心的平静与清净。诗人通过对比“尘事”与“道心”,表达了他对超脱世俗纷扰、追求心灵净土的向往与渴望。
    “开阖从玄化,忧勤仰圣明”两句,诗人又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理解。他认为,自然界的变化是自然而然的,而人应顺应自然规律,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政治、社会的忧虑与关心,希望君主英明,国家昌盛。这种对国运民生的关注,体现了诗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不胜颙望切,数起问阴晴”两句,诗人以自己的期盼之情,表达了对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美好祝愿。这里的“颙望切”,意为抬头仰望,期盼之情非常迫切;而“数起问阴晴”,则是指频繁地打听天气变化。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祈祷,能够为国家带来更好的未来。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夜班值更时的所见所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的敬畏、人生的哲理以及国家未来的关注和期望。诗人的情感深沉且真挚,他的诗歌也因此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