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未落天渐明,船头打鼓将欲行。
哑哑客舟棹齐发,喔喔远村鸡乱鸣。
乾坤扰扰有行役,世路纷纷多变更。
迂拙无能禆上下,却惭到处费将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然后根据重点语句进行品析,分析其运用的写作手法,以及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最后点出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并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月落未落天渐明,船头打鼓将欲行”。此句描写舟中人早起,准备出发的情景。月色尚未完全消失,天色渐渐亮堂,船头上的鼓手正准备敲鼓启程。这两句写景,用笔细腻而准确,既交代了时间(黎明时分),又写出了人物活动的地点(船头)。

【译文】

月还未落,天已微微亮,船头擂起战鼓,即将出发。

船上划桨的声音哑哑地响,远处村庄里的鸡乱叫着。

乾坤扰攘,有众多的人在外奔忙,世间道路纷繁,多有变故。

我迂拙无能,只能上下左右奔走应对,却感到惭愧,到处都需迎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江上行船时所作。首联写清晨,月落未落,天已微明,船头擂起战鼓,即将出发。颔联写舟中划桨之声。“客舟”,泛指舟中之人。作者虽身在舟中,心系天下,忧民之忧,想民所想。颈联写舟中人的生活情景。尾联写作者对世态炎凉、人生无常的感慨。

此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人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勾画出一幅充满生机的早朝图:天边月儿还未完全隐去,曙光已从东方升起,船头战鼓震天动地,准备乘风破浪,驶向茫茫大海的深处。此时,晨曦初照,万籁俱寂,一片清朗宁静。但不久,就传来了“哑哑”的划桨声,打破了晨光中的静谧。原来船头正有人挥桨催帆,驾舟远航。这“哑哑”“喔喔”的叫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激越雄浑的劳动交响曲。这声音仿佛给平静的天空增添了活力。

好景不长。随着船只的前行,渐渐地传来了“喔喔”的鸡啼声。这声音由近及远,由低渐高,犹如一阵阵清脆悦耳的乐曲,令人耳目一新。诗人不禁感叹道:“喔喔远村鸡乱鸣。”这里既有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也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状况。由于交通不便,消息传递不及时,所以当诗人来到一个陌生的村落时,才得知村里已经鸡犬相闻,人们早已起来忙碌了一天。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归乡之时,他目睹了当时社会的混乱与动荡不安。因此,诗人发出了感慨:“乾坤扰扰有行役,世路纷纷多变更。”意思是:天地间骚动不已,到处都是忙于奔波的人,世上的道路纷繁错乱,变化无常。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感受。诗人认为,自己一生奔波劳碌,为官多年,却未能有所作为。如今回到故乡,看到这一切景象,心中难免产生一种失落之感。

诗人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相反,他反而更加自信地说:“迂拙无能禆上下,却惭到处费将迎。”意思是:自己虽然迂笨无能,但仍然竭尽全力为国家效力尽心尽力。(这里的“将迎”,可以理解为“应付”,也可以理解为“应酬”。)然而,诗人却感到惭愧,因为无论走到哪里,都需要迎接客人的到来。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在归途中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