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幽芳植水滨,罗浮风致绝纤尘。
寒依浅渚犹残冻,律转南枝已占春。
即有炉香浮淡爽,更教凉月助精神。
调羹他日贤郎事,赢取孤高伴老身。
梅塘诗寄盛封君
谁把幽芳植水滨,罗浮风致绝纤尘。
寒依浅渚犹残冻,律转南枝已占春。
即有炉香浮淡爽,更教凉月助精神。
调羹他日贤郎事,赢取孤高伴老身。
注释:
- 谁把幽芳植水滨:是谁把芬芳的梅花种在了水边的岸边?这里的“幽芳”指梅花,“植水滨”表示种植或培育在水边。
- 罗浮风致绝纤尘:罗浮山的景色和风度达到了极致,没有一丝尘埃。罗浮山是广东省的一个著名风景区,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
- 寒依浅渚犹残冻:在寒冷的时候,梅花依然依靠着小洲(浅水中的陆地),但水面上的冰块还未融化。这表达了梅花即使在严寒中也能顽强生存的景象。
- 律转南枝已占春:随着季节的变化,梅花的枝条开始转向南方,似乎占据了春天的气息。这句话描绘了梅花随季节变化的生机盎然。
- 即有炉香浮淡爽,更教凉月助精神:有了炉中的香料飘出淡淡的香气,月光也更加明亮,帮助人提神。这里通过“炉香”和“凉月”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
- 调羹他日贤郎事,赢取孤高伴老身:将来有机会成为贤明的男子,赢得高贵的地位。这里的“调羹”通常指的是调味用的勺子,引申为有能力、有才华的人。而“孤高”则形容一个人独立不群,超然物外的品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梅诗,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梅花坚韧不拔、傲然独立的赞美之情。首句“谁把幽芳植水滨”,诗人自问自答,表达了自己的疑惑与赞叹。次句“罗浮风致绝纤尘”,诗人用罗浮山来比喻梅花,赞美其超凡脱俗的气质。第三句“寒依浅渚犹残冻”,描绘了梅花在寒冷中依然坚强生长的景象。第四句“律转南枝已占春”,则是对梅花随着季节变化而绽放的生动写照。最后两句“即有炉香浮淡爽,更教凉月助精神”,诗人以炉香和明月为喻,展现了梅花在静谧中散发出的魅力。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