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尘海渺云烟,脱屣谁如疏傅贤。
宦迹久羁红日下,乡心已逐碧波前。
大烹野蔌同堪饫,锦服荷衣各自鲜。
不用广成参妙道,形神无累即真仙。

【注释】

场中劳瘁:指在官场的劳累。

弗怡:不快乐。

偶念:偶尔想。守谷:守住粮食,比喻隐居。

再叠:重复吟咏。

六首:《楚辞》中的《离骚》有“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曾谪居”等句,后遂以“九歌”或“六诗”为屈原的作品总称。

【译文】

茫茫尘埃海中渺无边际,脱掉鞋子谁比得上疏傅贤?

官途坎坷久已羁绊红日之下,思念家乡已经跟随碧波前。

野菜野果一起可以吃饱,穿着锦衣戴着花环各自鲜艳。

不用广成子来参悟妙道,保持形神合一就是真神仙。

【赏析】

这是一首借咏怀抒志向、表心迹的作品。诗人宦游多年而不得志,仕途上屡受挫折,内心郁闷,于是想到退隐山林去,过一种清静恬淡的生活。这首诗就抒发了他这种心情。

首联写自己的仕途生涯。“茫茫尘海渺云烟”,形容自己所处的环境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尘海,云烟渺茫,没有尽头。“脱屣谁如疏傅贤”,诗人感叹自己像疏傅贤那样的人一样,摆脱了世俗的纷扰,超然独立地生活着。疏傅贤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隐士,他曾经在卫国做过大夫,后来隐居在山中,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诗人在这里用“脱屣”来形容自己脱离官场、远离是非的心境;用“谁如疏傅贤”表示自己对疏傅贤的景仰之情。

颔联写自己仕途不顺,心中苦闷。“宦迹久羁红日下”,意思是说自己长期被官场束缚,不能自由地生活在天地之间;“乡心已逐碧波前”,意思是说自己怀念故乡的心情已经随着碧波向前流去。这两句通过描写诗人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变化,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颈联写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不屑一顾。“大烹野蔌同堪饫”,意思是说在大锅里烹饪的野菜足够吃,没有什么值得羡慕的;“锦服荷衣各自鲜”,意思是说穿着锦绣的衣服和戴着荷叶制成的衣服都显得那么艳丽。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看淡的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尾联写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不屑一顾。“不用广成参妙道”,意思是说不必去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仙境和长生不老的秘诀,只要保持身心清净自然就是真正的神仙;“形神无累即真仙”,意思是说只要身心无累,就能成为真正的神仙。这两句通过表达诗人对名利看淡的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不屑一顾。

整首诗通过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名利看淡的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作者渴望过清静恬淡生活的愿望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