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相门前雀可罗,沙堤新筑拥鸣珂。
波澄太乙摇星斗,月冷昭阳长薜萝。
绝檄羽书频岁警,蔽天风雨入秋多。
寒蛩阶下鸣声急,唧唧啾啾尔为何。
【注释】
雀可罗:指雀鸟在宰相府前的庭院中可以自由地捕杀。罗,网。鸣珂:指车马行经沙堤时,发出的声音犹如金玉相撞的声响。太乙:星名,属心宿。摇:动摇。昭阳:宫殿名,在洛阳。薜萝:草名,蔓生植物,常绿。绝檄羽书:指边关急报频繁。檄,古代用木简书写的公文;羽书,指战报文书。蔽天风雨:指秋雨连绵不断,遮天蔽日。寒蛩(qióng):秋夜蟋蟀。阶下:屋檐下的台阶。唧唧啾啾:形容蟋蟀叫声。尔为何:为什么这样叫。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寓夔州时所作。诗人触目伤怀,以秋天为背景,抒发了忧国伤时之情。首联写故相门前的雀鸟,通过“可罗”二字,暗喻朝廷对边事的不闻不问,而自己却身陷贼中,有家不得归,有国不能报。颔联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致:秋风萧瑟,吹动太乙星摇荡,使天空显得更为阴沉;月亮冷清清地照着洛阳城,长满薜荔草的小道上行人稀少。这是诗人对当时局势的一种隐喻性描写,表现了内心的苦闷和无奈。颈联写诗人听到来自边塞的急报,想到战事连连不断,国家处于危难之中,而自己却被朝廷抛弃,有家不能回,有国不能保。尾联写诗人在屋檐下听着蟋蟀的叫声,不禁感叹起来:为什么这些小动物会发出这么凄切的鸣声?这既是诗人内心痛苦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自己命运的哀叹。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