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息肩舆日未沉,名山曾此几窥临。
一泓寒沁泉流碧,万折源通地脉深。
古洞无尘留暑气,虚窗有榻锁秋阴。
梦回忽听钟鸣寺,出户犹看月在林。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全诗共四句。首句点明时间是傍晚,次句写自己曾几经此地;第三句写泉的清冽和山脉的深邃;第四句则写洞中的清凉和寺中的钟声。前两联都是写景,后两联都是写情。
【答案】
译文:我刚刚放下肩上的担子,太阳还未下山,名山就几次让我登临。一泓泉水清澈冰凉,源头流到山下深处。古洞中没有尘埃,留有暑气,空窗中有榻可卧,却锁着秋阴。梦中忽然听到钟声,醒来还看见月亮在林间。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游览名胜功德寺时所见所感。诗以“乍息肩舆日未沉”开篇,说明诗人是在傍晚时分到达的。“名山”两句,写诗人曾经多次登临此山,写出了作者的游兴之浓。“一泓寒沁泉”三句,进一步描写山景之美。“一泓”、“万折”都形容泉源之多,而“寒沁泉”又点出泉水的清凉,这两句既形象地描绘出了泉水的清澈与甘美,又写出了山中景色的清新幽深。“古洞无尘”二句,写洞中之景。“无尘”、“留暑”二词,写出了洞内之幽静,以及洞内环境之宜人。“虚窗有榻”二句,写寺中的建筑和生活之简朴。“虚窗”指寺庙中无门可开的窗子,“有榻”指寺中的禅床,“锁秋阴”,说明这里的生活很宁静、闲适。最后两句,诗人以梦醒的情景作结,表达了他对这座名山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