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方才誉拟元方,盛世贤科尔擅良。
黄阁久悬霖雨望,锦衣争羡姓名香。
斗边银汉仙槎远,日下彤庭别思长。
王事有程那滞得,秋堂夜雨待联床。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此题要求“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结合注释,从内容、语言、手法等角度进行赏析。本诗首联写徐望奉使南还吴中,季方才子誉拟元方;颔联写徐望在黄阁久悬霖雨之望,锦衣争羡其姓名香;颈联写斗边银汉仙槎远,日下彤庭别思长;尾联写王事有程不可滞得,秋堂夜雨待联床。考生应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

【答案】

①首联:“季方”“元方”指人名,“徐望奉使南还吴中”交代了送别的对象和时间背景。“誉拟元方”指徐望才学高洁。②颔联:诗人想象徐望在黄阁久悬霖雨之望,锦衣争羡其姓名香,暗示了徐望的仕途遭遇。③颈联:诗人想象斗边银汉仙槎远,日下彤庭别思长,表现了徐望离京时依依惜别之情。④尾联:诗人想象“王事有程”,不能滞留吴中,只能“秋堂夜雨待联床”,表达了诗人对徐望的关切及对其仕途坎坷的同情。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先写徐望奉使南还吴中,再写徐望在黄阁久悬霖雨之望,锦衣争羡其姓名香,三写斗边银汉仙槎远,日下彤庭别思长,四写王事有程不可滞得,秋堂夜雨待联床。诗人巧妙地运用想象,将送别之情与思念之意交织在一起。

“季方”,“元方”,是人名。徐望奉使南还吴中,所以作者称他为“季方”。季,即季子,春秋时齐国人。因曾帮助鲁国公子纠而得罪了齐庄公,后被派往吴国为质。这里用典,表明徐望奉使南还,是受任于吴国的重托,寄寓了作者对他出使任务完成的期望。

“盛世贤科尔擅良”,这是说国家政治清明,贤臣辈出,社会安定祥和。“盛世”指国家太平兴旺之时。“贤臣”指才能出众的官员。“科尔”即“科第”,科举考试中的科目之一。“擅良”即擅长,善于。这句的意思是:当朝的政治清明,贤臣辈出,社会安定祥和。这里用典,意指国家政治清明,贤臣辈出。

“黄阁久悬霖雨望”,黄阁,指尚书省。“霖雨”,连绵不断的下雨。这句的意思是:尚书省的职位长久悬挂着“霖雨”(连续不断下)的盼望。“悬”字用得极为传神,说明徐望心中一直怀着对朝廷的希望。

“锦衣争羡姓名香”,锦衣,指官服。“羡”,嫉妒。这句的意思是:锦衣卫们争相羡慕徐望的姓名(因为徐望的名字很有文采)。锦衣卫,明朝皇帝的亲军。这里暗指徐望是朝廷要员,受到皇帝的重视。

颈联“斗边银汉仙槎远”,“斗边”指北斗旁边。“仙槎”即仙人木筏。“仙槎远”,指银河边的仙人木筏远去。“斗边”,点明送别的时间是在夜晚。这两句的意思是:银河边上,仙人木筏远去;太阳底下,离别愁思难解。这里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突出了别离的悲凉和不舍。

尾联“王事有程那滞得”,王事,指皇帝的诏令。“那滞得”,即怎么能停留得住呢?“秋堂夜雨待联床”,意思是:秋堂上夜雨淅沥,等着与你同榻而眠。这句的意思是:皇上下达的诏书不容延误地必须执行,我只好秋堂上夜里淋着雨等待与你同榻而眠了。这两句既写出了徐望奉使南还时的艰难处境,又表现了他对徐望的关切之情。

全诗构思巧妙,虚实相间,情景交融,感情深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