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多艳姿,松柏有劲质。
君看烈士肠,宁羡儿女色。
【注释】
桃李多艳姿:桃花和李花都鲜艳美丽。松柏有劲质:松树和柏树都很坚韧有骨气。烈士肠:烈士的志向,指有远大的抱负。儿女色:形容女子娇美。
【赏析】
这是一首以咏物抒怀为主,兼有议论的诗。诗人借桃红李艳、松柏挺拔来比喻人的不同志趣,并借“烈士”之语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全诗语言平实,意境高洁,风格朴实自然。
首二句“桃李多艳姿,松柏有劲质”,从桃花与李花、松树与柏树两种不同的植物中提炼出两个鲜明的形象:桃李多艳姿,松柏有劲质。这两种不同的特点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诗人看来,桃李虽然艳丽夺目,但是没有松柏的劲节;松柏虽然质朴无华,但有着坚贞不屈的品质。因此,诗人用这两句诗句来比喻君子应该追求的高尚品质,即要有远大的抱负,要像松柏一样有骨气,不能像那些只知争名夺利的小人一样。
第三四句“君看烈士肠,宁羡儿女色”。诗人在这里进一步强调了君子应该追求的理想境界。他认为,只有那些具有崇高理想和伟大抱负的人,才能够像烈士那样有一颗坚定不移的“肠”(心),而那些只知贪图享乐、沉湎于儿女之情的人,是不应该与之相比的。
最后两联“君看烈士肠,宁羡儿女色”和“桃红柳绿时,不似此时景”,则将议论与抒情结合起来,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感情。诗人认为,人生在世应该追求的是高尚的道德品质,而不是世俗的欲望。他希望人们能够像烈士一样,拥有一颗坚定的“肠”,不为任何世俗之物所动,不被眼前的繁华景象所迷惑。
这首诗通过对桃李、松柏等不同植物特点的比较,以及通过咏物抒怀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于君子理想的追求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风气和人心向背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