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年来厌世情,无边归思逐时生。
蟠龙塘上菑畬好,我欲归来课仆耕。

【注释】

老去年来厌世情:去年。

蟠龙塘上菑畬好:在蟠龙塘上,开垦土地种庄稼很好。

我欲归来课仆耕:我想回来,教导仆人耕种田地。

【赏析】

这是一首归隐田园的诗。诗人厌倦了尘世的生活,想回到家乡去隐居躬耕。《诗经·小雅·北山》云:“北山之庾,薄收黍稷;敝禴烝尝,鼎臑既庶。”《毛传》:“言黍稷之贱,而民之有积也。”《后汉书·张堪传》:“堪家贫,常蔬食,为郡内所尚。”“素封”一词最早出自《左传·宣公二年》。“素封”指没有私产和封地的人。这里指无官无职的平民或隐者。

首联“老去年来厌世情”,诗人自述自己对尘世生活感到厌恶,想要远离尘世,回归自然。这里的“老去”是指诗人年纪已大,对尘世已经厌倦。而“厌世情”则是表达他对于尘世生活的不满和厌烦。这种情感在他的诗歌中多次出现,如“老去爱闲静”(《送人游江东》)、“老去爱闲旷”(《寄李儋元锡》)等。

颔联“蟠龙塘上菑畬好”,描绘了诗人想要回归自然的田园景象。“蟠龙”指的是蟠龙山,位于现在的安徽省霍邱县境内,山势雄伟,景色秀丽。而“菑畬好”则表示在这片土地上开垦种植庄稼是美好的。这里的“菑畬”是指开垦土地,而“好”则是形容词,表示喜欢的意思。

颈联“我欲归来课仆耕”,表达了诗人想要回家教书育人的愿望。这里的“归来”是指回到家乡,而“课仆耕”则是教导仆人如何耕种田地。这里的“课”字可以解释为教授、指导的意思。同时,“仆”也可以理解为仆人,即家里的佣人或仆人。

尾联“课仆耕”呼应了首句中的“归思逐时生”,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里的“课仆耕”不仅是教导仆人如何耕种田地,更是诗人想要过一种简单、朴素、勤劳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与他的诗歌中多次提到的“归田园”和“归田园”相呼应,展现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整首诗以诗人的内心感受为主线,通过描绘自己的田园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宁静和简朴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之中,更深深影响了后世许多文人士大夫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