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驷桥边驷马飞,羡君此去有光辉。
宗藩快睹儒臣近,父老争看衣锦归。
【注释】
通驷桥:地名,位于今陕西省渭南市。
宗藩:指朝廷的宗族亲属。
父老:年长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张复庵(即张镐)出使韩藩时写的一组四首诗中的一首。张镐任韩州刺史期间,曾因事得罪了宰相吕温,被贬为通驷桥令。这组诗就是诗人在送别张镐时所写的。诗中既写对朋友的劝勉,也写自己内心的感受。“羡君此去有光辉”句,既是对朋友的勉励,又是对自己感情的真实表露。
全诗语言朴实,风格清新,不假雕琢,自然天成。
通驷桥边驷马飞,羡君此去有光辉。
宗藩快睹儒臣近,父老争看衣锦归。
【注释】
通驷桥:地名,位于今陕西省渭南市。
宗藩:指朝廷的宗族亲属。
父老:年长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张复庵(即张镐)出使韩藩时写的一组四首诗中的一首。张镐任韩州刺史期间,曾因事得罪了宰相吕温,被贬为通驷桥令。这组诗就是诗人在送别张镐时所写的。诗中既写对朋友的劝勉,也写自己内心的感受。“羡君此去有光辉”句,既是对朋友的勉励,又是对自己感情的真实表露。
全诗语言朴实,风格清新,不假雕琢,自然天成。
【注释】 1. 何处难忘酒:即《何处难忘酒》,乐府相和歌楚调曲。“何处难忘酒”,意思是说哪里能找到忘记饮酒的处所?“伤时变故多”:感叹时光易逝,世事变化多端。2. 有心羞末俗:指有志者不愿与世同流合污。3. 无力障颓波:指自己力量薄弱,不能阻止社会衰败的趋势。4. 漠漠从谁问:茫茫大地,向谁诉说衷肠。5. 悠悠竟如何:究竟要往何处去。6. 此时无一盏:此时没有酒杯。7. 弹铗不成歌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喻扬庵的和答,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首先来看第一句:“卜筑真成戏,幽栖任俗猜。”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选择在这里建房居住,就像是一种游戏一样,而我的隐居生活也任由世人猜测。这里的“卜筑”指的是建造房屋,“幽栖”则是指隐居在深山或乡村中。诗人用“真成戏”来形容自己的选择,表示这是一个轻松愉快的事情,没有太多顾虑和压力。而“任俗猜”则表明他并不担心别人对他的评价和猜测
【注释】: 种竹期三径,栽花亦数枝。三径:指隐士的居处。三径是传说中诸葛亮曾躬耕陇亩之地,后以“三径”为隐君子居处之代称。清人朱彝尊《题吴仲孚所藏李流芳小像》诗有“一区茅屋三径竹”之句。 溪山馀远兴,天地入新诗。余:留有余。远兴:抒发隐居生活的情趣。远,遥远。新诗:即新体诗,与旧体诗相对。唐白居易《寄韬光禅师》诗:“野性爱闲放,山林归往还。云泉结茅舍,花木在庭轩。涧水声招我,林塘色遂喧
【注释】 幽事:幽静的事情。时时有:常常发生。留徙倚:停留徘徊。教鹤助蹁跹(piān xié):让仙鹤帮助跳起。蹁跹:形容舞步轻盈。掬水苔矶坐:用手捧水在石头上坐下,形容清幽闲适的生活。寻芳竹径穿:漫步在花木茂盛的竹林小道中。车骑:古代指官员乘坐的车马。喧阗:形容喧闹。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闲居无事时的乐趣。首联写诗人闲居时,经常做着一些清幽雅致的事,如听黄莺啼鸣,看仙鹤翩翩起舞
注释: 寂寞孙康宅,幽怀若与论。昨天晚上的雨水已经过去,今天的树荫郁郁葱葱。 傍槛先铺簟,临流重洗尊。靠近栏杆先铺设竹席,面对流水重新洗杯子。 即看能枉驾,候子立柴门。就等您来我家,我在门口等你。 赏析: 这是一首邀友赏雨后美景而作的诗。诗人以孙楚宅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雨后庭院景色图。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全诗以“邀友”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从不同的角度着笔,描写出一幅清新、幽静的雨后庭院图
【注释】: 叩户醒残梦:敲着窗户把昏睡的梦惊醒,意指诗人在梦中醒来。 开门得好诗:打开门看见好诗。 骊珠:珍珠。比喻贵重的诗篇。 宿疴(kē):旧病。 喜溢高歌久:高兴得唱了很久的歌。 才疏勉和迟:才学浅薄,勉强地作诗。 小亭:亭是楼台的意思,这里指亭子。 幽寂(jì)动春姿:幽静寂静中流露出春天的景色。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著名诗人萨都刺在游览苏州时所作,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写景抒情
【注释】 宇宙:天地万物。 卑栖:低微的栖息。 何期:何曾想到。 冥冥:幽远,深远貌。 故故:故意地,有意地。 镇(zhèn)相随:一直陪伴着你。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友人喻扬庵郡公酬答之作。第一首为答诗。诗人在《和答喻扬庵郡公》一诗中说:“吾友喻扬庵,高才出尘俗。”可见此诗是应友人之请而作的,所以此诗是酬答之作。诗人以“宇宙宽如许”起兴,表明自己的志向与抱负。接着写自己的隐居生活
腊月过东庄命园丁插柳寂寂(寂静,静悄悄):形容庄内安静。 东庄:诗人的庄园,在洛阳附近。 命园丁:指派园丁给庄园里的树木、花草等植物浇水。 柳阴:指柳树的影子。 愧薄:自谦自己不能像柳树那样高大茂盛。 此月更应添:指这个腊月更加应该增加绿意和生机。 未拟:不想;不愿。 成深径:指开辟一条深深的小路。 还教:教导。覆短檐:指修理屋檐。 蓊郁:草木茂盛的样子。云幕:云雾缭绕的样子。青帘
【诗句释义】 黯黯连旬雨,阴云只自浮:阴沉的连绵大雨,只有乌云在天空飘浮。 竹窗巢翡翠,粉壁上蜗牛:竹制的窗户上爬满了绿色的小虫子,墙壁上长满了蜗牛。 野径人行少,溪塘水漫流:野外的小路上行人很少,溪边的池塘里水漫过堤岸。 病夫为岁计,兀坐正含愁:我这个身体有病的人,正在为一年的生计发愁。 【译文】 阴沉的连绵大雨下了整整十天,只有乌云在天空漂浮。竹制的窗户上爬满了绿色的小虫子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注意审题和理解诗歌内容,这是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是对考生记忆能力的检测。默写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怡、卒、及、忝、剧”等字词容易写错。 【答案】 遗老吾何敢,居闲得自怡。 力耕聊卒岁,久病欲忘诗。 盛美嗟谁及,迂疏忝受知。 扳屈愧无期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告别友人之时,既感慨时光的流逝,又赞美友人的功绩。 其一:百二山河重古今,前人往迹尚堪寻。 “百二山河”指秦地山河险要如百二之门。“重古今”指秦地山河历经沧桑,仍为古今瞩目之处。这两句是说张复庵大谏使韩藩所到的地方,山河险要,历尽沧桑,仍然受到人们的关注。“前人往迹”即指前人的足迹,“堪寻”可追寻,值得寻觅。这两句意思是说张复庵大谏使韩藩所到之地,山河险要
【注释】 青琐:帝王宫阙的铜锁。仙僚:皇帝侍从官。侍从臣:指张复庵大谏;韩藩(1476—1534),名雍,字雍国,号韩山,南雄州人,明成化二十三年状元。 玉堂:中书省,即宰相之署;原是:原来就是。旧儒绅:旧时的士大夫。 飞章:奏疏。声名重:声望很高。 奉敕:接受皇帝命令。天门:指朝廷。气色:仪容和仪表。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张复庵大谏使韩藩》组诗共四首,此为第一首。
【注释】 长安城下征马嘶:在长安城下,战马长嘶(鸣叫)。终南太乙闪旌旗:在终南山脚下,太乙山(即终南山)上的旌旗(军用旗帜)闪烁。天府:指京城长安,古称“天府”,是古代帝王的都城,这里借指皇帝所在之地。新颁周典礼:颁布了新的《周礼》(一种古代典章制度)。藩封:指封国、藩王的封地,这里是韩藩。再睹汉官仪:再次看到了汉代官员的仪表。 【赏析】 这是一首送行诗。诗人以豪迈的笔调,对张复庵大谏使韩藩四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作品。李郢(806年—873年),字楚望,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出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李郢的诗歌以内容充实、风格平易通俗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其写景状物的小诗,往往清新可喜,颇能代表晚唐小诗的特色,其中有些作品还与张籍齐名,被称为“张李”。 逐句释义 1. 几年笔札劳王事,此日除官山水乡。 - “几年笔札劳王事”
注释:章程自是子(指陈曾预)深知,民众和官员的关系如今也有这样的规定。别认为在松山任职就足够好了,应该勤勉谨慎地回报这个时代。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赠诗,表达了对陈曾预的鼓励和期望。诗人首先指出,陈曾预对于章程的熟悉和了解,这是值得称赞的。接着,诗人又提到现在的官员与百姓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了明确的法律规定。最后,诗人用“莫谓哦松堪了职,好将勤慎答明时”来勉励陈曾预,意思是说
第一首: 慈云冉冉荫虚亭,小有寒泉彻骨清。 不用老僧他作供,只须一勺洗中扃。 注释:这四句诗描述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天空中的慈云轻轻地笼罩着那座空无一人的亭子,而那清澈的小溪从亭子的一角流过,发出清脆的声音。在这里,没有老僧为它做供养,只需要一勺清凉的水,就能洗涤心灵的尘埃。 赏析: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通过对比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