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淅复接淅,王事靡敢稽。
朝方辞赤水,暮已宿清溪。
扁舟顺流下,骤马犹自迟。
双櫓劈浪花,欢呼喜舟师。
乱滩不识名,巨石纷差差。
轻风助微澜,瞥过忽不知。
迢递万里道,客子多忧疑。
前途尽如然,我行岂无涯。
清溪
接淅复接淅,王事靡敢稽。
朝方辞赤水,暮已宿清溪。
- 译文:早晨刚刚告别赤水的王事,晚上就住宿在清溪边。
注释:
“接淅”指连续降雨,“复接淅”意喻雨声不断。“王事靡敢稽”意为忙于公务,无暇休息。
- 赏析:
此句描绘了作者忙碌于公事,无暇休息的情景。
扁舟顺流下,骤马犹自迟。
双橹劈浪花,欢呼喜舟师。
- 译文:小船顺流而下,骏马却还慢悠悠地行走。划船的桨声与浪花相撞,船夫欢呼欢迎着他们。
注释:
“扁舟”即小舟,“顺流而下”表示船只行驶的方向是顺着河流的方向。“骤马”指骑马的人。“双橹”为船上用桨划行的工具。“劈浪花”形容水流强劲,船在水面上颠簸时与浪花相撞。“欢呼”表明船上的人们因顺流而感到高兴。“舟师”是指撑船的人或船工。
- 赏析:
此句描述了船行顺畅的场景,同时表达了对船工的感谢和欢迎之情。
乱滩不识名,巨石纷差差。
轻风助微澜,瞥过忽不知。
- 译文:湍急的河流中,人们难以辨识出险滩,大石头参差不齐。轻风帮助微澜,一掠而过让人瞬间忘记它的存在。
注释:
“乱滩”指河流湍急之处。“巨石纷差差”形容石头大小不一、参差不齐。“轻风助微澜”意喻风力虽然微小,却也足以帮助水流形成微澜。“瞥过忽不知”意喻水流迅速,人的视线来不及捕捉到它的存在便消失不见。
- 赏析:
此句描绘了河流中湍急的水流和石头的形态以及人们无法察觉水流的存在。
迢递万里道,客子多忧疑。
前途尽如然,我行岂无涯。
- 译文:漫长的旅途遥远无边,漂泊的游子常怀忧愁疑虑。前方的道路如此漫长,我的行程难道没有边际吗?
注释:
“迢递万里道”意喻道路漫长遥远。“客子”指旅居他乡的人。“忧疑”指忧虑和猜疑。“前途尽如然”意喻前方的道路就像这样一直延伸下去。“我行岂无涯”意喻自己的行程也像无尽一般。
- 赏析:
此句表达了对远方旅程的忧虑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的活动,表达了作者对于旅途的艰辛、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同时,诗歌语言生动形象,情感真挚深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