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良不易,毁誉多诪张。
人心殊爱憎,众口异雌黄。
叔孙短仲尼,轲谤由臧仓。
欧朱若人言,君子为豺狼。
皎皎明月珠,污泥閟其光。
兰蕙岂不馥,斩刈焉得芳。
世事每错乱,颠倒迷四方。
弃置莫重陈,重陈人心伤。

这首诗是李白的《拟古二十七首》之一。诗的主题是对知人论事的困难和对毁誉的批评。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知人良不易,毁誉多诪张。
    (知道一个人不容易,因为毁誉往往被夸大。)
    注释:知人,了解一个人;良,很难;毁誉,毁谤和赞美;诪张,故意夸张。

  2. 人心殊爱憎,众口异雌黄。
    (人的心各不相同,人们的意见也会不同。)
    注释:殊,不同;爱憎,喜爱和厌恶;雌黄,一种黄色颜料;口,这里指的是人们的言语。

  3. 叔孙短仲尼,轲谤由臧仓。
    (孔子被贬低是因为叔孙通的诽谤,而臧仓则因诽谤而被处死。)
    注释:叔孙通,汉代的政治家;仲尼,即孔子;轲,指墨子;臧仓,战国时期的著名辩士。

  4. 欧朱若人言,君子为豺狼。
    (如果有人说像欧阳或朱熹的话,那么君子就会变成豺狼一样的人。)
    注释:欧朱,古代的两个哲学家,这里是用来形容他们的学说或观点;人言,人们的说法;君子,道德高尚的人;豺狼,比喻邪恶的人。

  5. 皎皎明月珠,污泥閟其光。
    (明亮的月亮珠子,被污泥覆盖了它的光泽。)
    注释:皎皎,明亮的样子;明月珠,月亮上的明珠;污泥,污染的地方;閟,遮蔽。

  6. 兰蕙岂不馥,斩刈焉得芳。
    (兰花和蕙草难道不芳香吗?但是一旦被砍割,就不能保持它的芳香。)
    注释:兰蕙,两种香气浓郁的花;岂,表示反问的语气;斩刈,割断、砍掉;焉得,哪里能得到。

  7. 世事每错乱,颠倒迷四方。
    (世间的事情经常混乱颠倒,让人们迷失方向。)
    注释:错乱,混乱;颠倒,混乱颠倒;迷,迷失;四方,四方地区。

  8. 弃置莫重陈,重陈人心伤。
    (被丢弃的东西不要再次摆放,否则会让人心痛。)
    注释:弃置,丢弃;莫,不要;重陈,再次摆放;心伤,内心受伤。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和批判。他通过描述人们对知识和真理的不同态度,以及人们对于是非善恶的混淆认识,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批评。同时,他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来表达自己对于正义和真理的追求。这首诗语言生动形象,寓意深刻,是李白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