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公大隐流,世利迥莫干。
身如野鹤矫,心与浮云闲。
刺史不能致,候谒陇亩间。
夫耕妻出馌,相对尝怡颜。
富贵得几何,忧患来无端。
善哉至人训,遗子独以安。
鹿门何高高,遂志终盘桓。
避世深复深,采药遂不还。
惟有遗迹存,高风照人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襄阳所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理解:
第一句:襄阳为自古要地抚遗迹吊往事有怀七人焉因各赋诗一首诸葛武侯
注释:襄阳是自古以来的要地,这里抚触着遗迹,缅怀过去的事情,心中充满了感慨。这里有七个人,每个人都写了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其中,诸葛武侯是作者特别提及的一位人物。
第二句:庞公大隐流,世利迥莫干。
注释:庞公是一个非常隐居的人,他的志趣和追求与世俗的利益截然不同。这里的“大隐”意味着他的生活态度非常高尚,与外界的繁华和诱惑保持距离。
第三句:身如野鹤矫,心与浮云闲。
注释:他就像一只自由的野鹤一样,不受世俗的束缚;他的内心则像一片飘荡的浮云一样,没有固定的追求和牵挂。这里的“矫”和“闲”都是形容词,用来形容他的生活状态。
第四句:刺史不能致,候谒陇亩间。
注释:尽管他的地位很高,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满足,而是选择了在田间地头等待拜见的人。这里的“不能致”表示无法达到某种境界或者目标。
第五句:夫耕妻出馌,相对尝怡颜。
注释:他的妻子在家种田,而他则在外面等待接见的人。他们虽然各自忙碌,但可以相对而笑,这种生活充满了和谐与乐趣。
第六到第八句:富贵得几何,忧患来无端。善哉至人训,遗子独以安。鹿门何高高,遂志终盘桓。避世深复深,采药遂不还。惟有遗迹存,高风照人寰。
注释:富贵只是一种短暂的享受,真正的忧虑和困扰是无法预测的。最好的榜样是那些超脱世俗的人。他在鹿门山隐居,过着简朴的生活,直到生命的终结。他的遗愿是让后代继续传承这种高尚的品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襄阳这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同时通过诸葛亮的形象展现了古人的高洁品质。诗中通过对襄阳历史的回溯和对古代隐士的赞美,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