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江百里东北驰,瞰江突兀开新祠。
大书雄扁照日星,内有血染忠臣姿。
何物么么乱天纪,风尘澒洞须臾起。
低头不作彦回生,嚼舌甘为杲卿死。
义声一日震九州,乾坤惨淡烟云愁。
劲气欲褫鬼蜮魄,赤手要截长河流。
纷纷共作馀生保,一死翻嗤公草草。
无水江中洗秽羞,有客祠前奠蘋藻。
伊谁笔如金石坚,狂歌为我磨崖镌。
頫首拜公泪迸泉,纲常招揭垂千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所作的《拟题忠节祠次韵》。诗中写道:“漳江百里东北驰,瞰江突兀开新祠。大书雄扁照日星,内有血染忠臣姿。”
注释:漳江流经福建、江西等地,在广东境内往东北流,在龙溪县东北有一座雄伟的祠堂。祠堂的大字匾上写着“忠节祠”三个字,它们如同太阳和星星一样照耀着这片地方。祠堂内供奉着一位忠诚勇敢的忠臣,他的事迹如同鲜血一样洒落在这片土地上。
译文:漳江从东南向西北奔腾不息,俯瞰着它蜿蜒曲折的江流。新建立的忠节祠高耸挺拔,如同一道闪电划破天际。大字匾上刻着“忠节祠”三个苍劲有力的名字,仿佛太阳和星星一样照亮着这片天地。祠堂里供奉着一位忠诚勇敢的忠臣,他的事迹如同鲜血一样洒落在这片土地上。
赏析:诗中通过描绘漳江的奔腾、新祠的屹立以及忠臣的事迹,展现了一幅壮丽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忠魂的敬仰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