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液洞高秋,晴波入晚游。
露香荷气润,云白柳风柔。
红袖争牵缆,黄门学棹舟。
君王回顾笑,妃子唱《齐讴》。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和提示,分析诗歌的形象、意境、情感以及技巧和手法。
“拟唐宫行词乐四首”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拟唐宫行词乐”为题,显然是要表达自己对大唐的无限向往之情。
第一句“太液洞高秋”点名地点,即皇宫中一个水池(太液池),秋天的景致,写出了皇家的富丽堂皇。“洞”字用得十分巧妙,既表明了水池的深奥,又表明了水池的深邃,也暗示了作者对皇家的敬畏。“高秋”二字,则写出了一种肃穆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能听到秋风萧瑟的声音。
第二句“晴波入晚游”,写的是水面上的景色。晴朗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云朵在天空中缓缓移动,就像一条条白色的绸带。夕阳西下,晚霞映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犹如一片金色的海洋。诗人站在池边观赏美景,心情无比惬意。
第三句“露香荷气润”描写的是荷花散发出来的香气和微风拂过水面时带来的清凉之感。“露香”二字,不仅写出了荷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还暗示了荷花散发出的阵阵清香。
第四句“云白柳风柔”,描写的是柳树随风摇曳的姿态。“云白”形容天上的云彩洁白如玉,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柳风柔”则写出了柳树枝条在微风中轻轻摆动的样子,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第五句“红袖争牵缆”,描绘的是宫女们在湖边嬉戏打闹的情景。“红袖”指的是宫女们穿着红色的衣袖,与周围的景物相映成趣。“争牵缆”则表现出宫女们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
第六句“黄门学棹舟”,描绘的是太监学划船的情景。“黄门”指的是太监,“棹舟”指划船,这里暗示了他们正在学习这项技艺。
第七句“君王回顾笑”,描写的是君王回宫后看到这一幕时的心情。“回顾”表明了君王在欣赏宫女们的表演时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他们的表演很精彩。“笑”字则写出了君王的喜悦之情,他为宫女们的表演而感到高兴。
第八句“妃子唱《齐讴》”,描写的是贵妃们唱起歌曲的情景。“《齐讴》”指《齐讴》,一种古代的音乐形式,这里的“妃子”指的是贵妃们。她们在歌声中尽情地展示自己的魅力和才艺,为皇上增添了不少乐趣。
这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唐繁荣景象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浪漫气息,展现了大唐盛世的辉煌。
【答案】
译文:
太液宫中的水池在秋天里显得更加高远清幽,傍晚的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闪烁。露珠滋润着荷叶,散发着淡淡的芳香,云彩洁白如玉
。柳树随风摇曳,轻柔飘逸,令人陶醉。宫女们争相拉着缆绳,嬉笑打闹。太监们也在学习划船的技巧。君王回宫后看到这一幕
,不禁笑了起来,贵妃们唱起了《齐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宫廷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大唐王朝的繁华昌盛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诗人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将景物描
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同时,他还善于运用典故来增加诗歌的内涵和韵味。全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浪漫气息
展现了大唐盛世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