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冰雪苦作寒,万物憔悴无好颜。
东皇有意漏消息,先送一颗回春丹。
朱砂乱点鹤顶碎,绛裙深染猩血殷。
赵昌创法夺天巧,阳和脉脉生毫端。
遽能貌取艳丽质,胭脂未洗香云干。
至今没骨久不见,徐熙已矣空长叹。
生绡拂拭得奇玩,嫣然疑在山林间。
卷图吟罢注双目,彩霞光射青天宽。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题咏赵昌《折枝山茶图》的,是元代诗人王冕。此诗前四句为第一段,写江南冰雪寒风中,万物憔悴无好颜;后四句为第二段,写赵昌创法夺天巧,生得艳丽质;第三、四两段为第三段,写至今没骨久不见,徐熙已矣空长叹。
全诗共60字。
【答案】
江南冰雪苦作寒,
万物憔悴无好颜。
冬日里,万物都经受着严冬的摧残,只有梅花傲立霜雪之中,依然盛开。
东皇有意漏消息,
先送一颗回春丹。
“东皇”指春神。《文心雕龙·时序篇》:“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东皇有意漏消息,即春天来了,大自然开始复苏。先送一颗回春丹,即春天的使者——梅花率先开放了。
朱砂乱点鹤顶碎,
绛裙深染猩血殷。
朱砂、红梅都是红色的,鹤顶花(一种红色小草)和猩红也是红色的,诗人用“朱砂”、“绛裙”来比喻梅花。
赵昌创法夺天巧,
阳和脉脉生毫端。
赵昌是北宋著名画家,他善于画梅,尤其擅画墨梅。他用“夺天巧”来形容自己画梅花的技巧。“阳和”指阳气,即春天的阳光,“脉脉”形容梅花的枝叶细长柔美。“生毫端”即在枝条上生长出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梅花枝繁叶茂的景象。
遽能貌取艳丽质,
胭脂未洗香云干。
“遽”是突然的意思。诗人用“遽能”来表达自己对梅花的赞赏之情;“胭脂”指梅花的颜色,“香云”指梅花散发出的香气。“胭脂未洗”写出了梅花颜色鲜艳;“香云干”写出了梅花香气不散之妙。
至今没骨久不见,
徐熙已矣空长叹。
“没骨”指不用勾线的方法画成花朵,即直接用墨色画出花朵的花瓣、叶片等。诗人用此词来形容自己的画技。“徐熙”,北宋画家,善画竹石松木,与易元吉、赵昌并称“三绝”。诗人用“徐熙已矣”表达了对徐熙的敬仰之情。
生绡拂拭得奇玩,
嫣然疑在山林间。
“生绡”指丝织物,“拂拭”指轻轻擦拭,“奇玩”指奇特有趣的物品。诗人用此词来形容这幅梅花图。“嫣然”形容梅花姿态优美,好像在山林间含笑。
卷图吟罢注双目,
彩霞光射青天宽。
诗人将画卷展开,凝视良久,目不转睛。然后用手指蘸上水墨,在画卷上轻轻一挥,给梅花涂上了颜色。最后抬头远望,只见一道道彩霞从天空中洒落下来,仿佛把青天都映照得更加宽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