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花洛阳陌,春色上衣来。
但使花长好,不肯放春回。
【注释】:
洛阳陌:指洛阳的街道。洛阳,今属河南。陌,古时田间小路。看花洛阳陌,意指洛阳的大街小巷都充满了春色。春色上衣来:春色已经来到了身上。“春色”即春天的气息,“上衣来”是说春天的气息已布满了全身。但使花长好:只要花儿能长得好。不肯放春回:花儿不愿让春天回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情致婉曲的咏物诗。前两句写景,描绘出一派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的景象;后两句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留恋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含蓄隽永,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魅力。
首句“看花”二字,总括全篇,而以“洛阳陌”点题,交代了具体地点。接着写洛阳的大街小巷都充满了春色。“春色”即春天的气息,用一“满”字,将春天的气息布满洛阳的大街小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洛阳春天的特点,渲染了浓郁的春意。一个“满”字,既写出了洛阳春天的气息之浓,又烘托出了洛阳春天的生机盎然。
次句“春色上衣来”,进一步渲染了洛阳的春色之美。一个“衣”字,不仅表明了“春色”已经布满了全身,更表明了作者此时的心情,他仿佛成了这“春色”的化身,被春色装扮得容光焕发。一个“上来”字,既写出了春色的美丽可爱,也暗示了春色的无限生机,同时,也表现出了作者内心的愉悦。
三句写诗人的愿望:“但使花长好,不肯放春回。”如果花儿一直开得好,我是不会让它回到冬天去(春天)。“但使”一词,既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留恋之情,又表明了他的期望:只愿花儿开得长久,不愿春天过早地离去。
四句“不肯放春回”,与第三句相呼应,深化了主题。一个“回”字,既表明了春天的离去,同时又表明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留恋之情。一个“不肯”字,既表明了诗人的决心,又表现了他内心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描写洛阳的春色之美和作者的惜春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惜、留恋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含蓄隽永,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