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虏西来把汉旌,浔阳烽火照江明。
朝廷重镇推虞诩,风雨孤臣失杲卿。
战哭几家思旧尹,鬼兵长夜护空城。
王师百万知何地,春草春波独怆情。
这首诗是杜甫的一首五言古诗。以下是逐句释义及其注释:
哀李江州 - 首句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对李江州的哀思。
强虏西来把汉旌,浔阳烽火照江明。
“强虏西来”形容北方的敌人势力强大,如同猛虎一般向西挺进。“把汉旌”是指敌人占领了汉族的土地。“浔阳烽火”则指的是在浔阳(今江西九江)发生的战争或战事,烽火是古代传递紧急军情的信号,此句描绘战事紧张,烽烟四起的场景。
朝廷重镇推虞诩,风雨孤臣失杲卿。
第二句提到了虞诩和杲卿,虞诩是东汉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他为官清正廉洁,深得百姓爱戴;而杲卿则是指唐代诗人白居易,他在朝中任谏议大夫,多次直言进谏,但最终却被贬为江州司马,与世长辞。这里用虞诩比喻朝廷重臣,用白居易比喻被贬的友人。“孤臣”、“失杲卿”暗指诗人自己在国家危难之际,只能独自承受命运的变迁。
战哭几家思旧尹,鬼兵长夜护空城。
第三句中的“战哭几家”指的是战争中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人们;“思旧尹”则指思念昔日的长官,可能是杜甫的上司或朋友等。“鬼兵长夜护空城”则形容在夜晚,阴森的氛围中,鬼魂们守护着这座空城,仿佛是它们在为死者守墓一样。这里既有对逝去之人的哀悼,也有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损失的感慨。
王师百万知何地,春草春波独怆情。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忧虑。“王师百万”指的是强大的军队,“知何地”表示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春草春波”既形容春天的景象,也寓意生机勃勃的希望。“独怆情”则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面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时的悲伤和无奈。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国事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