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向登临起叹吁,故宫今是梵王都。
麒麟馺娑荒荆棘,鹦鹉频伽张苾刍。
辇道久无黄曲盖,寝垣谁置白浮屠。
望江亭子依然好,时有胡僧置酒壶。
莫向登临起叹吁,故宫今是梵王都。
麒麟馺娑荒荆棘,鹦鹉频伽张苾刍。
辇道久无黄曲盖,寝垣谁置白浮屠。
望江亭子依然好,时有胡僧置酒壶。
译文:
不再向高处眺望而叹息声声,如今的故宫已化作梵王的居所。
麒麟在荒芜的荆棘中徘徊,鹦鹉频繁地鸣叫着;白塔和浮屠也不见了踪影。
辇道上久无人迹,曾经的黄曲盖早已不见,寝宫的围墙旁现在又放置了一座白浮屠。
望江亭依旧美丽宁静,不时还能见到胡僧们在那里置办美酒,畅饮一番。
注释:
- 凤山怀古三首:此诗为孙华所作的一首怀古诗,表达了对历史的回顾与感慨。
- 天兵压境:指南宋时期,金军逼近临安,朝廷被迫求和的历史事件。
- 陈宜中:南宋大臣,曾请求太后将三宫(皇后、贵妃、淑妃)移至海上避难,但未被采纳。
- 浮海:指迁移到海上避难。
- 后曰:太后的回答。
- 王师:宋朝军队,此处指金军的侵扰。
- 小阁:诗人居住的小阁楼,收藏了许多古董。
- 焚香静坐:形容诗人的生活态度,以焚香静坐的方式度过每一天。
- 彝鼎:古代祭祀用的器具,此处用以象征文化或历史。
- 法书:书法家书写的书法作品。
- 名画:描绘山水人物等题材的中国画。
- 精洁不食:形容饮食要求精致清洁。
- 贤不交:形容不以道德高尚之人为友。
- 中山庙社:指北宋时的中山靖王庙,此处借指北宋灭亡。
- 海门龙去:暗指南宋时期的海上防线被金军突破。
- 宫树乌啼:描述宫殿中的乌鸦悲鸣,象征着亡国之痛。
赏析:
《凤山怀古三首》是一首充满感慨和怀旧之情的诗作。通过对比南宋初年和金军占领时期的历史变迁,孙华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国家衰败的哀叹。诗中不仅描绘了故宫的现状,更深刻地反映了南宋朝廷的无力和人民的苦难。
诗的第一句“莫向登临起叹吁”,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哀伤的情绪。作者提醒人们不要在高处感慨万千,因为现实已经远非往昔可比。这种情感的传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沉重和悲壮的气息。
接下来的诗句“麒麟馺娑荒荆棘,鹦鹉频伽张苾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麒麟和鹦鹉这些动物的遭遇,象征着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苦难。而“辇道久无黄曲盖,寝垣谁置白浮屠”则描绘了皇宫的破败和无人问津,反映了国力的衰退和百姓生活的艰难。
最后两句“望江亭子依然好,时有胡僧置酒壶”,则是诗人对美好事物的一种回忆和赞美。尽管国家动荡不安,仍有一些美好的事物存在,如江边的亭子和胡人的宴会。这不仅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未来可能恢复的美好景象的一种期待。
《凤山怀古三首》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注,以及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