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出仕奉明君,老去投簪卧白云。
千载周颙风致在,北山先自错移文。
【注释】
平原:指元好问故里。周颙:《晋书·王戎传》:“(王)戎年十三,尝与诸从兄俱在庭中,食品将尽,谓母曰:‘举杯朝朝待何物?’母指颊而言:‘举杯朝朝待食钵。’”
“千载”:即千年。
【赏析】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是元好问为自叹而作的一组诗,写于元好问晚年归乡隐居时。这组诗共七十六首,其中第164首题为《自叙老疾》。诗云:“平生多病独登台,老去投簪卧白云。万古文章惊海内,两朝人物照江湖。”(《遗山先生文集》卷三十九)诗题中的“自叙老疾”,就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和概括。诗的前两句“青年出仕奉明君,老去投簪卧白云”便是诗人对前半生的回顾和反思,也是他对自己的总结。诗人年轻时曾出仕,但因不得意,便弃官归隐,过上了闲云野鹤般的生活。然而,当他老去的时候,又不得不重新出仕。这两句诗既是对过去的一种回顾,又表达了他内心的无奈和悲凉。
第三句“千载周颙风致在,北山先自错移文”。诗人用典,说千多年来,他的前辈王戎那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境界还在,而他则要学北山上的郭泰,把这种境界也错移到自己头上。“错移文”三字,既表明了诗人不甘沉沦、欲振作精神的态度,又表现了他的自嘲。全诗以自我反省的形式,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苦闷和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