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飞江左际风云,忠赤谋猷夙夜勤。
枫陛论思严国体,薇垣计策净烟氛。
褒贤奎画黄麻敕,补衮华虫色线文。
承荐鲰生何以报,只将俚语颂元勋。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型题目,要通读诗歌内容,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主旨,同时要注意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
“龙飞江左际风云”,龙飞江左,指孙权在江东建立东吴政权;际风云,指孙权在江东建立东吴政权后,面对天下形势变幻莫测。诗人借“龙飞江左”之典,表达了对孙权起兵抗魏,统一江南功绩的赞美和颂扬。
“忠赤谋猷夙夜勤”,忠赤谋猷,忠诚之心,出谋划策,日夜勤劳。诗人以孙权自喻,表达了自己忠心耿耿、尽心尽力为官从政的思想情感。
“枫陛论思严国体”,枫陛,指皇宫的台阶;论思,指议论和思考;严国体,指严格治理国家。诗人借“枫陛论思”之典,表现了诗人忠于职守、勤于政务的思想感情。
“薇垣计策净烟氛”,薇垣,指皇帝居住的地方;计策,指谋略;净烟氛,指消除政治上的腐败现象。诗人通过描绘“枫陛论思”“薇垣计策”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立志报国的思想情感。
“褒贤奎画黄麻敕,补衮华虫色线文”,褒贤奎画黄麻敕,指表彰贤能,颁发黄麻大敕;补衮《周礼》华虫色线文,指补修《周礼》中的华虫纹饰,即五彩文绣。诗人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统治者能够重视人才,奖励贤才的思想感情。
“承荐鲰生何以报,只将俚语颂元勋”,“荐鲰生”,指作者自己;元勋,指有杰出功勋的人。诗人通过描写“承荐”“颂元勋”的场景,表达了诗人报效国家的决心和愿望。
【答案】
呈中书参政汪公
龙飞江左际风云,忠赤谋猷夙夜勤。
枫陛论思严国体,薇垣计策净烟氛。
褒贤奎画黄麻敕,补衮华虫色线文。
承荐鲰生何以报,只将俚语颂元勋。
译文:
孙权起兵抗魏,平定南方,建立东吴政权,是忠心耿耿、尽心尽力的政治家。
他日夜勤奋地为国家筹划策略,治理国家,使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表彰贤人有功之人,颁发黄麻大敕,补修《周礼》中的华虫纹饰,使国家的繁荣昌盛。
我只是一个平庸的读书人,没有什么才能和贡献,只是尽我的所能,用通俗的话语歌颂你的功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向汪公献诗时所赋之作。汪公字公度,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进士,历任台臣、吏、户、工三部的尚书郎,知婺州。孝宗即位,拜枢密副都承旨兼都督诸路军马。隆兴元年(1163),因与宰相虞允文不和,被降职知建州。乾道六年(1170),复职为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同修国史。淳熙二年(1175),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同平章事。去世后追赠太师,谥号正简。
这首诗写于诗人赴任建康时。当时汪公正在建康任职枢密使、同平章事。诗人为了表示自己的一片忠心,就写下这首七言诗献给汪公。全诗分为四段,第一段先写诗人受汪公举荐入朝廷做官,然后赞扬他的治国之道,接着写他对汪公的感激之情。第二段写诗人在汪公领导下工作的情况。第三段写汪公对诗人的赏识及对他的鼓励和鞭策。最后一段写诗人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