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风鸟瞰只神游,闹罢琼枝又恁愁。
莫负心期飘泊路,岂知身锁静安楼。
形骸托与自然寄,泥壤终将分子留。
宁垦良田三百亩,不教堆起一坟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无题》。下面是对每一联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首联:“培风鸟瞰只神游,闹罢琼枝又恁愁。”
- 培风:形容风力强劲。
- 培(péi):扶持、扶助。
- 风瞰(kàn):俯瞰,从高处往下看。
- 只神游:只是神游其中。
- 闹罢:喧闹过后。
- 琼枝: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 恁愁:如此忧愁。
译文:
在狂风中俯瞰着世间的美好,喧嚣过后又是无尽的忧愁。
颔联:“莫负心期飘泊路,岂知身锁静安楼。”
- 莫负:不要辜负。
- 心期:内心的期望。
- 飘泊路:漂泊不定的旅途。
- 岂知:怎知。
- 身锁:身体被束缚。
- 静安楼:平静安稳的地方。
译文:
不要辜负心中的期待踏上漂泊不定的旅途,怎会想到自己被束缚在这安静安稳的高楼中。
颈联:“形骸托与自然寄,泥壤终将分子留。”
- 形骸:指人的肉体,这里比喻人的本性或本质。
- 托与:寄托于。
- 自然:指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
- 寄:寄托。
- 泥壤:泥土,这里用来形容世俗的环境。
- 分子:这里可能指的是个体存在的痕迹或是命运的轨迹。
译文:
我们的形骸寄托于大自然之中,我们最终也会留下痕迹或轨迹。
尾联:“宁垦良田三百亩,不教堆起一坟丘。”
- 宁:宁愿。
- 垦:开垦。
- 良田:肥沃的土地。
- 三百亩:数量词,表示面积。
- 堆起:堆积。
- 一坟丘:坟墓。
译文:
我宁愿开垦出三百亩肥沃的土地,也不希望那里堆起一座坟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抒情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无奈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首联通过“神游”与“愁”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颔联则揭示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与困惑,以及对自由与约束的反思;颈联进一步强调了人的本质与命运的关系;尾联则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