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康巷陌倦游人,狼籍桃花病酒身。
短梦风烟千里笛,多情弦索一床尘。
黄金谁买《长门赋》,黛笔空描满额颦。
惟有所欢知此意,共烧高烛赏余春。
平康巷陌倦游人,狼籍桃花病酒身。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平康巷陌中的倦怠之情和病酒的身体。平康巷陌,通常指繁华的街市或妓院,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厌倦了这种繁华生活,感到身体不适。”狼籍”形容事物杂乱无序,而”病酒身”则直接表达了由于过度饮酒导致的不适感,即身体虚弱,如同病酒之人。
短梦风烟千里笛,多情弦索一床尘。
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环境氛围。”短梦”可能指梦中的景象短暂,如一场短暂的梦境。”风烟千里笛”则描绘了一种遥远而朦胧的音乐声景,笛声似乎穿越了千里的距离,传达出一种哀婉的情感。”多情弦索一床尘”则是对前句的一种补充,弦索指的是乐器,这里的多情弦索可能意味着虽然周围环境充满了哀愁,但诗人仍然保持着深情和敏感。
黄金谁买《长门赋》,黛笔空描满额颦。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古代才女李夫人的怀念和感慨。”黄金谁买《长门赋》”,可能是指李夫人曾经被汉武帝冷落,无人赏识其才华,甚至她的赋也被视为无用之物。”黛笔空描”则可能是在说即使李夫人拥有绝世的美貌(黛眉),也只能徒增叹息,无法改变被忽视的命运。”满额颦”则描绘了李夫人因失宠而常常皱着眉头的情景。
惟有所欢知此意,共烧高烛赏余春。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与知己共享美好时光的愿望。”惟有所欢知此意”,强调了只有与自己心意相通的人才能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是诗人对知己之间深厚情感的描述。”共烧高烛赏余春”,则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在温暖的灯光下,两人一起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尽管时光易逝,但这样的相聚显得尤为珍贵。
赏析:
这首诗以平康巷陌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内心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繁华生活的厌倦、对于才女的同情以及对知己相伴的渴望。诗中的“狼籍桃花”和“多情弦索”,以及“满额颦”等意象,都透露出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然而,正是在这种看似颓废的情绪背后,诗人却依然怀揣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体现了他内心的坚韧和不屈。整首诗既有深沉的感慨,也有积极向上的力量,是一首充满哲理且情感真挚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