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静潭潭,千山紫翠攒。
幽人无世事,终曰倚栏杆。

注释:

虚阁(空阁,空旷的阁楼):指高峻的山崖。

静潭(寂静的潭水):指深不见底的山涧。

攒(cuán):聚集。

幽人(隐士):指隐居山林的人。无世事:没有世俗的纷扰之事。

终曰(zhōng rì)倚栏杆:整天倚靠在栏杆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充满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首句“虚阁静潭潭”,以简洁的四字勾勒出一幅高峻山崖上的空阁与深潭的静谧景象,给人一种深远、宁静的感觉。这里的“虚阁”指的是高大的山崖或山峰,象征着自然界的高远和不可企及;而“静潭”则是指深不见底的山涧或湖泊,象征着自然的深邃和神秘。这两个词汇共同构成了这幅山水画的背景,为后续的诗句奠定了基调。

第二句“千山紫翠攒”。这里用“千山紫翠”来形容山峦叠嶂、色彩斑斓的美丽景色,而“攒”则表示众多、汇聚的意思,进一步强调了山脉的密集和丰富。通过这一形象的描绘,读者仿佛能够看到一幅层峦叠嶂、色彩斑斓的山水画卷在眼前展开。

第三句“幽人无世事”,“幽人”指的是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隐士,而“无世事”则是指他们远离了世俗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这里的“无世事”不仅仅是对隐士生活状态的描述,更是对一种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隐士的生活态度上,也体现在他们对外界纷扰的不屑一顾和内心世界的独立自主上。

最后一句“终曰倚栏杆”。这里的“终曰”可以理解为整日、终日,表示时间的长度;而“倚栏杆”则是指站在高高的栏杆旁,眺望远方的景象。这个动作不仅表达了隐士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和欣赏,更是一种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和领悟。通过这个动作,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执着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云雾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这首诗成功地传达了一种宁静、美丽而又充满哲思的生活态度,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