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皇故人钓鱼矶,渔矶犹昔世人非。
青松满山响樵斧,白舸落日晒客衣。
眠牛立马谁家牧,鸂鶒鸬鹢无数飞。
嗟余漂泊随饘粥,渺渺江湖何所归。

【注释】

严滩:今浙江省江山县境内的严子陵钓台。汉皇故人:指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严子陵是西汉初年的一位著名隐士。钓鱼矶:指严子陵钓台附近江边的小石矶头。渔矶犹昔世人非:“犹”字有“还”、“依然”之意。当年此地,渔矶之上,有人垂钓;如今此地,渔矶依旧在,然而世上已不再有人来此钓鱼了。

青松满山响樵斧:山上长满了苍翠的松树,砍柴的人用斧头敲打着树枝发出声响。樵斧:打柴时用的斧头。樵夫:打柴人。

白舸落日晒客衣:傍晚时分,一艘白色的船停在江边(白舸),船上的渔民准备回家休息时,把晒在岸边的衣服收回船上,以免受潮。

眠牛立马谁家牧:夕阳西下,一位牧童骑着牛儿归来,不知道是谁家的牧童。

鸂鶒鸬鹚无数飞:一群鸂鶒、一群鸬鹚从远处飞回,不知它们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嗟余漂泊随饘粥,渺渺江湖何所归:我如今飘零不定,像一瓢稀粥一样随波逐流,不知道将来会到哪里去安身立命。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兼咏史之作。诗人以纪游的形式写自己的身世感慨。诗中通过对比,突出了严子陵隐居不仕的高洁志节。全诗语言朴实,风格沉郁。

首联两句,先写严子陵的钓台,后写钓台下的渔人。严子陵,即汉代著名的隐士严光,他曾经辅佐过东汉初年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刘秀称帝后,曾派人去请他出仕为官,他却拒绝了,并表示愿意像严先生那样隐居山林。因此,后人便称他为“严子陵”。钓台,即他当年垂钓的地方。“渔矶犹昔世人非”,这里说严子陵钓鱼的矶头还和从前一样,但是世上已经没有人再来钓鱼了。这一句是写眼前景象。“世人”二字暗点严子陵不仕的品格,表明他与世无争,高洁自守,不受世俗的污染,也表达了作者对严子陵不仕的仰慕之情。

颔联两句,描写严子陵隐居后的渔人生活。“青松满山响樵斧”句,写的是渔人们伐木烧火的情景。山中林木茂盛,伐木的声音震耳欲聋。“樵夫”指的是那些靠打柴为生的人们。“白舸落日晒客衣”句,写的是渔人们收工回家,把衣服晾在船上的情景。“白舸”,白色的小船。“晒客衣”,是说渔民们将收工时晒在岸边的衣服收回船上,以防被雨水淋湿。

颈联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晚景图。“眠牛立马谁家牧”,写的是黄昏时分,一个放牧的牧童骑着牛儿归来的情景。“鸂鶒鸬鹚无数飞”,说的是一群鸂鶒、一群鸬鹚从远处飞回的场景。“鸂”同“鲢”,“鸬鹚”是水鸟名。这句意思是说,这些鸟儿都飞回来了,不知它们是从哪里飞回来的。这两句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尾联两句,抒发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嗟余”是感叹自己的意思,“漂泊”是指没有固定的居所或谋生手段的生活状态。“随饘粥”中的“饘粥”,是古代的一种糊状食物。这句意思是说,我现在像喝稀粥一样过着飘荡不定的生活。“渺渺江湖何所归”,这里的“江湖”代指人生道路、前途未卜。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我在茫茫的人生路上究竟该往哪里去呢?

整首诗语言朴素而深沉。作者以纪游的方式写自己的身世感慨,借古讽今,借严子陵不仕的典故抒发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自己的命运感慨。这首诗写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