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顶清泉出,涓涓解洗心。
发源从往昔,题品见于今。
岁月何曾竭,尘埃不敢侵。
山僧长抱瓮,汲向白云深。
注释:
- 洗心泉:指山泉水。洗,洗涤;心,内心;泉,山间清泉。
- 绝顶清泉出:出自山巅的清澈泉水。绝顶,山顶。
- 涓涓解洗心:泉水涓涓细流如同在清洗着人的心灵,形容泉水之细、之柔。
- 发源从往昔:泉水的源头追溯至古代。
- 题品见于今:泉水的品质和特点至今仍可见。
- 岁月何曾竭:时光流逝,泉水从未枯竭。
- 尘埃不敢侵:即使有尘埃落在上面,也不足以使其污染。
- 山僧长抱瓮:山中的僧人经常抱着水罐去打水。
- 汲向白云深:僧人提着水罐,去往白云深处取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画卷,诗人通过对泉水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首句“洗心泉”点明了主题,即泉水如同心灵的清洁剂,能够洗净内心的杂念和尘垢。第二句“绝顶清泉出”,进一步描绘了泉水的源头,它来自山顶的清澈之地,象征着纯洁和高洁的精神追求。
第三句“涓涓解洗心”,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泉水比喻为温柔的洗涤者,它不断地流动,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对心灵的呵护和关爱。第四句“发源从往昔”,则表达了泉水的历史悠久,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接下来的两句“岁月何曾竭”,“尘埃不敢侵”,进一步强调了泉水的恒久不变和纯净无暇。无论是时间的流逝还是环境的变迁,泉水都保持着它的本色和品质,不受外界的干扰和玷污。
最后一句“山僧长抱瓮”,则展现了山中僧人的生活状态,他们常常提着水罐去汲取泉水,这既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们对自然的一种敬畏和亲近。而最后一句“汲向白云深”,则更富有画面感,描绘了僧人前往云雾缭绕的深处取水的壮观场景。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宁静致远的自然之美。同时,它也传达了一种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哲理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