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知进退,斯理能独任。
进乃事之常,退则道□深。
大易贵谦德,自古传至今。
契合若符节,不渝诚可钦。
猗欤延陵孙,嗣续扬徽音。
所行退一步,声价崇南金。
一命固易取,下士低华簪。
斯名足无愧,何必求规箴。

诗句:

退一步为吴思德题,哲人知进退,斯理能独任。

进乃事之常,退则道□深。

大易贵谦德,自古传至今。

契合若符节,不渝诚可钦。

猗欤延陵孙,嗣续扬徽音。

所行退一步,声价崇南金。

一命固易取,下士低华簪。

斯名足无愧,何必求规箴。

译文:
哲人知道如何进退,因此能够坚守自己的道理。
前进是事情的常态,而后退则能体现深厚的道德。
《易经》重视谦虚的美德,这一观念自古以来就广为人知。
如同符节一样相互契合,忠诚坚定让人钦佩。
他是延陵国的后裔子孙,继承并弘扬了家族的荣耀名声。
他选择后退一步,他的声誉和价值高如南方的金子。
一旦获得天命,即使是地位低下的人也会显得高贵。
他的名字足以自豪,不需要再去追求别人的批评和建议来完善自己。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在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时,保持冷静和理智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诗人认为,只有懂得进退的人才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和真理,并且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的道德底线。

诗中提到《易经》中的重要观点——谦虚和谦逊。这不仅仅是一种个人品质的表现,更是一种对于整个社会和文化的深远影响。谦虚使人进步,傲慢使人落后。诗人通过强调这一主题,传达了一种对于社会和谐与个体成长的重要性的认识。

诗人还提到了古代的荣誉和声望问题。他认为,一个人的成就不仅仅取决于他的地位和财富,更重要的是他是否能够以高尚的道德标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诗人通过描述延陵孙的故事,表达了对于这种高尚品德的赞美和推崇。

诗人通过赞扬一个人的谦逊和低调的生活态度,强调了自我提升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成功和地位,而在于内在的修养和品格。诗人鼓励人们去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而不是仅仅满足于眼前的成就和虚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